排不掉的濕氣讓肚子也水腫!中醫師:多按3穴位擊退腹部虛胖

54,240 收藏3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褲子塞不下不一定是胖,而是腹部水腫!天氣漸漸變冷,胃口變好,又懶得出門運動,腹圍難免增加。不過有時候不一定是自己變胖了,而是腹部水腫。水腫最常發生在四肢末梢,如手臂、手掌、腿、足踝等,但嚴重的話也會出現在臉部、腹部、手臂等地方,這時就特別顯胖,形成難看的大肚!。

多喝水會水腫?水腫反映得是血液循環不佳



有些人喝水就容易水腫,因此產生「喝水會水腫」的說法,實際上,水腫和飲水量沒有太大的關聯!因為水腫反映的是組織間液體的調節失常,一般人喝2000~3000毫升的水並不會有什麼問題。日本橫濱血管診所院長、血管外科醫師林忍表示,平時口味較重,攝取鹽分過多,運動不足都會使靜脈血液流動變得遲緩,水分不易排出,這時就容易水腫。

中醫教你3個穴道消除肚腩水腫



在中醫的經絡學裡,有些特定穴道能促進氣血循環,加強身體代謝。中醫師謝旭東在IG上分享3個穴道幫助對付肚腩,分別是水分穴、天樞穴與關元穴,這些穴道可以促進腹部氣血循環,消除水腫,且有助於代謝多餘的脂肪,避免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危機。


  • 水分穴:肚臍正上方1寸
    水分穴顧名思義就是與水分代謝有關,經常按摩此穴位能排除多餘水分、消除腹部腫脹,並改善腸胃炎。

  • 天樞穴:肚臍旁開2寸⠀
    天樞穴可以改善腹痛、腹脹、便祕、腹瀉等腸胃問題,也能消水腫,並促進腸胃蠕動,達到加速代謝脂肪的效果。

  • 關元穴:肚臍正下方3寸(約4橫指的長度)⠀
    關元穴對內分泌失調、腹瀉、頻尿等問題都有功效,並可加強腹部的血液循環、延緩老化。

這3個穴道都位於腹部,揉按十分方便,沒事時可以多按壓這些穴道,促進腸胃蠕動、排除水腫症狀。

作者介紹:謝旭東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師承上海派國醫朱士宗。先後拿到4張中醫內科、兒科、癌症、針灸的專科醫師證書,並學習天應平衡針法和董氏奇穴讓針灸技術提升。謝醫師經營部落格 「中醫師 謝旭東」,若想獲取更多專業知識可至「中醫師 謝旭東」臉書粉專或「doctorxxtung」IG上搜尋。

參考資料:
  1. https://www.edh.tw/article/19558

  2. https://www.edh.tw/article/22433/3

  3. https://www.edh.tw/article/21839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