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勾芡的菜餚對健康有害」這個說法,又是怎麼回事?2001年流傳的那篇文章說「容易引起痛風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但卻沒有解釋為什麼。到了2010年,有解釋了。
它是出現在2010年2月4日的華視新聞,標題是熱量高負擔大 勾芡少吃為妙,內容(摘要)是:「因為太白粉是純澱粉,吃多不但容易發胖,而且芶芡溶解後,在人體內吸收速度,是米飯的三倍,糖尿病患吃多還可能發病,甚至容易過敏的小朋友,還可能產生氣喘。」
但是,這個說法有科學根據嗎?想想看,就那麼一點點芡汁,會發胖?會讓糖尿病患發病?會產生氣喘?這個華視新聞也未免想像力太豐富了吧。不過,還好,這個新聞很孤單,沒人轉傳。但是,2012年的阿基師的忠告:亂吃東西中年以後會很痛苦,就不一樣了。它不但是熱傳,而且到現在都還在傳。更不可思議的是,許許多多的所謂的健康網站(包括中醫),也都還在轉載。
這實在是說不過去。早在隔年(2013)台灣的媒體就大肆報導,阿基師將對發文者提告,而這個資訊,谷歌一下,就可看到。那,為什麼還在傳,還在轉載?我想,應當是那個標題有夠聳動。所以,管它是真是假,只要有人點擊,就會有廣告收入,何樂而不為。
(編按:「阿基師的忠告」一文指出,在外吃東西時,可以先叫一碗飯吃,等血糖上升,飢餓感減低時,再吃其他東西,以免吃過量傷身,造成負擔,還稱在台灣,九成的餐廳不熬湯,只用雞粉、鮮味劑調味,由於言詞聳動,造成網路上瘋傳,但阿基師已出面澄清,這些都不是他說的。
針對網路謠傳「太白粉是很毒的東西,連蟑螂都不碰,寧以蕃薯粉取代也不要吃太白粉」食藥署也發文澄清,太白粉本身是樹薯製成,新鮮樹薯塊根確實含有微量具有毒性之氰酸,但太白粉(樹薯粉)是將樹薯去皮煮熟、經過乾燥磨碎、篩分清洗等加工後抽取出的澱粉,反覆加工過程可去除氰酸,因此,只要購買有完整包裝且標示清楚的太白粉,食用市售樹薯粉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食藥署提醒,畢竟太白粉是澱粉,不想發胖的人要有節制,與其擔心中毒,還不如克制自己別吃太多,以免熱量過高導致身材走樣。)
參考資料:
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科學的養生保健,版主林慶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現已退休),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