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城脖子長腫塊!醫師教判別癌症要點:這異狀80%有問題

1,097,235 收藏2
【早安健康/吳慧禎報導】工作滿檔的曾國城,主持節目行程滿、投資副業也頗有佳績,興許實在太忙、休息不夠,導致免疫力下降,健康亮起紅燈,日前洗澡時在脖子左側摸到如彈珠大小的囊腫,嚇得趕緊就醫檢查,發現身體已經產生了發炎反應!

幸好,這顆囊腫並無大礙,檢驗報告出爐,結果是良性腫塊,因為免疫力下降、被黴菌感染而導致身體的發炎反應,推測與手上節目多,沒法好好休息有關,曾國城也透露,最近經常睡不到五個小時就得起床開工,得好好調整「吃和睡」的習慣。雖然至今還是摸得到硬塊,但醫師評估不需要開刀,會自己慢慢消掉,只要搭配治療,並調整睡眠時間好好休息、加強代謝為要。

同樣是洗澡時摸到脖子腫塊,檢查竟是肺腺癌!



脖子摸到囊腫、腫塊,當然最好的狀況就是虛驚一場,但更要特別擔心的,正是身體以此發出警告。先前就有一名68歲女性,也在洗澡時摸到脖子冒腫塊,檢查竟是肺腺癌的徵兆!

「7、8成的民眾都曾經有突然發現頸部有腫塊的狀況,這時候你應該去看耳鼻喉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陳亮宇在「耳鼻喉33問」網站文章說明,耳鼻喉科醫師在訓練過程也接受顏面頭頸部位的專業訓練,若無意間發現頸部多了一顆腫塊,可能原因可歸類為3種:

  • 先天性尚未退化的組織:

    以小朋友為多數,通常可藉由手術徹底切除。大多屬於無痛且軟、或有彈性的腫塊,感染發炎後才會痛和腫脹。

  • 發炎腫脹引起:

    通常是頸部腫塊最常見的原因。脖子是免疫系統最活躍的區域,有很多淋巴結,當人體遭受外來病原菌入侵、感染,頸部淋巴結的淋巴球群抵抗外來病菌,也就是身體的發炎反應,就會導致淋巴結腫大,形成腫塊。

    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網站資料指出,有些人也會因感冒、牙齒痛、扁桃腺發炎等而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現象,但一般不會超過2公分,且大多會在治療本身的發炎疾病後數天內縮小。

  • 腫瘤:

    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腫塊包括甲狀腺腫塊、脂肪瘤、血管瘤等;惡性腫瘤除了淋巴瘤外,最常見的便是「轉移性腫瘤」,例如原發部位在頭頸部的鼻咽癌、口腔癌、喉癌、下咽癌、副鼻竇癌等,或從頸部以下轉移過來的肺、支氣管、腸胃道、乳房,甚至泌尿道腫瘤等,都可能以頸部腫塊做表現!

    彰基院訊資料解釋,頸部腫塊有個80%法則:「統計3公分以上之頸部腫瘤約80%為惡性,惡性腫瘤當中約80%為轉移性,轉移性腫瘤當中約80%來自頭頸部的原發病灶。」可以透過幾個辨別方法初步判斷。

如何分辨頸部腫塊或是惡性?請看下一頁醫師教你判別要點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