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濕氣重?中醫學博士教你:吃飯也能健脾益臟!- 第2頁

357,420 收藏3

可是,這「收藏和散佈」的問題,未必是脾虛的根本原因。例如胃虛弱了,無法產生人的氣血,自然脾也缺乏氣血津液收藏;又如身體中間有濕氣停滯,則脾的氣血散佈可以受到阻礙;又如肝氣鬱滯克制了脾臟,也可以導致脾氣不能散佈。因此在中醫來說,「脾虛」的成因還要深究,可能是由於其他原因導致脾虛。

故此中醫「健脾」往往細分為多種方法,例如有健脾和胃(開胃)、健脾益氣(補氣)、健脾利水(除濕)、健脾疏肝(理氣)等,實際上其功效都是倒過來的,即是:透過和胃以健脾,透過益氣以健脾,透過利水以健脾,透過疏肝以健脾等幾大類常見情況。

具體的「健脾」中藥也有不同選擇,例如和胃健脾的有木香、砂仁、麥芽、甘草;益氣健脾的有人參、黃耆、山藥、大棗;利水健脾的有白朮、茯苓、薏苡仁;疏肝健脾的有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

凡藥皆可「健脾」嗎?

以上所舉的四大類補脾方法,可以稱為「狹義的健脾」,是一般認為脾虛的幾種細分類型。進一步說,由於「健脾」是指恢復脾臟「收藏與散佈」的功能,「健」就是指恢復脾的「健運」、「健康」,可是不單上述幾類藥物能夠達到此一目的,更可以說,任何中藥也可以是「健脾」藥!

例如感冒的時候,風寒氣侵襲人體表面,也可間接導致體內的脾氣不能散佈出去,從這個角度來看,只要治好感冒,去除身體表面的風寒氣,最後也可以健脾!這就容易理解,為什麼中醫治感冒的藥方之中,大都加上健脾益氣的藥物。

又例如身體內有火氣,或者夏天感受了暑熱,導致了人體氣血津液消耗太過,脾臟收藏就不足了,這時首先要做的不是補脾,而是要用寒涼藥去除這些暑熱,只要不繼續耗損,脾臟自然能夠恢復;還如人體飲食寒涼太過,導致了脾胃虛寒,這時候要用溫熱藥驅除脾胃寒氣,實際上也是一種「健脾」,只不過中醫也會給另一些名字—「溫脾」、「暖脾」。

脾虛不一定要用健脾中藥,《本草綱目》說白飯也有效果!下一頁中醫師教你日常補益脾臟該怎麼吃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