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理性的人情勸說對我而言是沒有用的。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
有一位我真的沒有很熟的A君,曾經要我投資三百萬元,讓他買下一批貨到購物台販售。那一批貨,就是三百萬元整。
我對他講的這種「買空賣空」賺一票的案子並沒有什麼興趣。
「我認為……當時我們公司請妳當代言人,我有對老闆美言幾句,所以妳就看在這個份上投資我吧?」
這是來要人情嗎?那個商品貴公司大賺,比我的代言費多太多了呀。
「可以跟我講理性法則嗎?」不然,只要我代言過的公司的員工出來創業,我都得投資嗎?難道你不知道,最傻的投資人常在演藝圈,因為藝人大多是傻呼呼的在投資呀,但是我一點也不喜歡這樣。商學院不能白念。我內心苦笑。
「那你告訴我,如果我投資三百萬,而你也按你的計畫獲利了結,那麼我的獲利是多少?」
他應該沒有算過,所以沉吟半晌才說:「大概是……四十萬元吧?」
「那你呢?」
「我大概也可以獲利四十萬。」他說。
「期間多久?」
「頂多一年。」他說。
「你的意思是,我要花三百萬元,然後一年獲利四十萬?」我的意思是,我跟你不算熟,我要花賠掉三百萬的風險,去賺那四十萬?
我是頭殼壞掉了嗎?我通過自己的理財運作,獲利雖然未必比這個好,但風險一定比這個小啊。
「對。」
我表示,希望他能夠找到對他的提案更有興趣的人。其一,我不了解他。其二,他不了解我。所以他不知道我對這種只是為了賺錢而「幹一票」的事情不感興趣。
如果負擔風險的人全是我,而且風險無限大(可能人去樓空),而獲利機會比風險小,項目你又不感興趣,又在一個日落西山的平台,為什麼要投資?
我投資的項目,通常都是我自動送上金額去的,就好像我們公司在日本和越南及馬來西亞都有合作窗口,都不是他們來找我的,而是我主動尋找的。有時我會透過朋友來尋找,最大的重點,就在於探詢那個合作對象口碑如何,可不可靠?口碑要看過去表現。
是否能夠獲取最大利潤,並不是最重要的那個點。一個不可靠的合作對象,會讓你悔不當初,通常還會覺得自己很笨,然後恍然大悟:其實,很多端倪在很早的時候就看得出。
無論如何,投資仍然有風險,願賭就要服輸。如果我心甘情願投資的對象,他賠光了我也不會怪他。
這才是朋友。
有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
本文摘自《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吳淡如(知名作家及主持人)/有方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