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痠痛狂抹藥膏,17歲田徑好手「中毒」暴斃亡

2,701,555 收藏25
編按:肩頸僵硬痠痛、腰酸背痛、肌肉緊繃時,不少人習慣使用止痛藥膏、噴劑或購買痠痛貼布快速舒緩不適,相較於口服止痛藥,這些外用藥品看似風險較低,卻也要小心身體的不良反應!先前曾發生美國一名17歲田徑好手在訓練時突然暴斃身亡,解剖時發現疑似是痠痛藥膏用太多,體內累積過多毒素,未能及時代謝,造成的「水楊酸中毒」致死。選手的母親後來才想起,她先前就有倦態、呼吸困難等症狀,原以為只是訓練太累,沒想到竟是中毒徵兆。

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陳文雯提醒,市售舒緩酸痛的藥膏或貼布,最常用的成份為非類固醇消炎類(NSAIDs)與水楊酸類,以水楊酸含量6%的藥膏為例,只要塗抹皮膚面積超過40%,就可能造成中毒,且台灣更有不少人因為使用過量痠痛貼布、藥膏,而出現皮膚紅腫、身體不適等副作用,提醒民眾塗抹藥膏或使用貼布,還是要有所節制。

  • NSAIDs成分長時間、大面積使用:小心引發腸胃不適、噁心、氣喘、心跳加速等不良反應。
  • 水楊酸中毒的症狀:嘔吐、耳鳴、持續頭痛、呼吸困難與心跳加速等。

【早安健康/藥害救濟基金會】老覺得腰痠背痛、肩頸痠痛嗎?現代人生活緊繃,長時間久坐或久站、當低頭族或運動過度,身體常常有痠痛症狀。遇到這種情況時,除了口服止痛藥外,大多數民眾習慣使用止痛的乳膏、噴劑或貼布快速緩解不適感。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使用外用藥品看似低風險,但怎麼正確使用保健康,卻是個大學問!

患部酌量使用 降低用藥風險



市售的外用緩解痠痛藥品琳琅滿目,一般常見劑型有乳膏、貼布、凝膠及噴劑等,最常用的成分為非類固醇消炎類(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如diclofenac或indomethacin等,與水楊酸類如methyl salicylate或salicylate。這些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功效,能暫時減緩局部發炎、輕微肌肉及關節疼痛等症狀。

雖然外用痠痛藥局部使用於疼痛處,經皮膚吸收的量有限,相較於口服或注射藥物,不易造成全身性不良反應,但不能為了藥到痛除,就任意大範圍塗抹、噴灑或貼滿全身。藥師林錦良提醒民眾,身體若有局部痠痛,可局部使用貼布或藥膏來舒緩疼痛。大面積、長時間使用外用藥,或多管齊下同時塗擦乳膏、貼布和凝膠等用藥行為,導致用藥過量,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

含有NSAIDs類藥品成分的外用藥,可能會引起皮膚紅腫、發癢、刺痛、乾燥、起疹或起水泡等不良反應;而且根據文獻指出,若長期或大面積使用,亦可能增加發生全身性不良反應的風險,如腸胃不適、噁心、氣喘、耳鳴、發燒、喉嚨腫痛和胃出血等。

而含有salicylate成分的外用藥品,使用後也可能會產生皮膚紅腫、灼傷等症狀;文獻指出,如果過量使用容易引起水楊酸中毒症狀,例如嘔吐、耳鳴、劇烈或持續頭痛、呼吸困難和心跳加速;國外曾發生過因自行使用大量含水楊酸類成分的肌肉舒緩外用藥,而中毒的案例。因此,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無論使用NSAIDs類或水楊酸類外用藥緩解痠痛時,要聽從醫囑或依照仿單、說明書指示使用;使用超過6小時要留意皮膚是否有紅腫或癢等不良反應發生,並記得要避開眼睛、黏膜、傷口或皮膚損傷之患處,以避免感染或傷口惡化的風險。

外用痠痛止痛藥到底該注意什麼?安全須知必存的實用圖表就在下一頁!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