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一航大腸癌驟逝享壽64歲,大腸癌除了血便還有哪些症狀?- 第2頁

803,719 收藏7

大腸癌發生原因與症狀



衛福部資料顯示,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率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大腸癌的風險因子主要是遺傳和飲食習慣,如果親戚中有大腸癌患者,且本身又愛吃油炸、重鹹食物的話,或者曾罹患腸道發炎性疾病,就要多加注意了。

常見大腸癌症狀包含便祕或腹瀉、糞便帶血、上完大號後覺得大不乾淨、糞便變細等,但也正因如此,許多人都以為大腸癌應該要有血便、便秘、腹脹等症狀,其實有很多患者初期甚至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幾乎都是在定期檢查被發現的,通常如果出現排便習慣異常或形狀改變、糞便帶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很可能已是大腸癌第2或第3期了。

大腸癌症狀:早期幾乎沒有症狀



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粉絲專頁上提醒,正因為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所以要早期發現只有一種方式,就是做大腸鏡。一般而言,以下4種人尤其需要做大腸鏡:
  1. 平常有慢性便祕或腹瀉,或是體重有不明原因下降,有抽菸習慣,喜歡吃大量紅肉、纖維質不夠,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患者。
  2. 根據台灣的流行病學,50歲以上是大腸癌風險比較高的族群,所以一般建議50歲以上要做一次大腸鏡。
  3. 假如一等親(父母親)就有大腸瘜肉、甚至有大腸癌患者,就必須提早做大腸鏡,我會建議從父母親罹患癌症或瘜肉的年齡,再往前推10年,就是該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
  4. 長年患有慢性腸道發炎疾病,也會提升罹癌機率,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罹患時間超過8年或10年以上,也要接受大腸鏡檢查。

圖片來源/臉書粉絲專頁「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

醫師強調,早期大腸癌、直腸癌如果治療適當,5年存活率可以超過90%,說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多數大腸癌由大腸瘜肉發展而來,完整的大腸鏡檢查相當重要,而最普遍的則是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是衛福部國健署相當重要的癌症篩檢政策,糞便潛血檢查有助於在大腸直腸癌出現症狀之前,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效降低癌症造成死亡的比例。

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就代表得到大腸癌了嗎?下一頁告訴你大腸癌的其他檢查方法與後續處置建議!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