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媽寶更會賺!改變4件事當個光榮的媽寶!

167,181 收藏0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我先問我媽」、「我媽說...」、「我媽都會...」、「我媽買的」...你身邊也有事事都要向娘親請示的人嗎?這種人往往會因為許多過度依賴媽媽的行為,讓周遭的朋友、男女朋友感到哭笑不得、白眼直翻,而以「媽寶」來調侃事必言媽的人,但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其實媽寶的年收入、社經地位竟然遠遠高過一般人!

媽寶其實更會賺錢,關鍵在「和他人之間的連結」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客座教授、身心醫學專業醫師吉田孝義表示,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針對268名大學生,在人生收入最多的55~60歲時期進行為期75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媽寶的年收入大約高出「非媽寶」87,000美元(約270萬台幣)。

接手這項長達75年實驗的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Waldinger)是這項實驗實驗的第四任負責人,他強調,相較於孩童成長家庭的社會階層,孩提時代受到關愛的程度和其日後的收入影響更大,高收入的菁英人士的成功往往不是源自於父母的富裕,而是來自母親的關愛。

瓦爾丁格教授雖未直接使用像使用「媽寶(Mother's boy)」等措詞來形容,但在西方社會中,不少家庭會要求孩子在成年後(甚至仍未成年)就要獨立自主、自組家庭。相對地,仍然和家人同住,或仍保有親密關係的就可能變得容易被朋友取笑為「媽寶」。

瓦爾丁格教授也坦言,研究所能證實的只有其間的相關性,但根據他數十年來的研究經驗,他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幸福健康、收入之間確實有著因果關係;而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以及丹麥未來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Futures Studies)等機構也曾根據歐美6萬多人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薪資所得最高的族群,大多具備親近社會的特質,擁有良好的親社會性。

而吉田孝義也提出了看法,他認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父母對孩子灌注親情,孩子便會為了回應父母的期待而更加努力,特別是會更加希望獲得母親的讚賞。而這樣的孩子在成人以後,也更容易為了獲得周遭眾人認同而更加努力,而這在傳統職場之中普遍被認為是一種良好的特質,更容易受到上司、雇主賞識,也可能因此讓他們的事業更加成功、賺到更多錢。

媽寶更會賺?專家提醒若有下一頁的4個特質該注意囉!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