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關節退化!必學膝蓋修復術緩解80%膝蓋痛

834,600 收藏95
【早安健康編輯部】膝蓋疼痛不適,採取對策的第一道門檻就是要找出原因。其實膝蓋疼痛除了關節炎,也可能是周邊組織受傷,不妨用手輕壓關節周圍一圈,如有特別疼痛的位置,代表有周圍組織受傷,如果都不特別疼痛而是膝蓋內部不適,就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等膝關節問題。

在台灣除了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較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也屬於常見關節炎,如出現以下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及治療控制,可減輕相當程度的後遺症。

膝蓋痛原因1:退化性關節炎


  • 盛行率:台灣50歲以上人口每2人就有1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女性比例高於男性。
  • 病因:軟骨磨損,關節活動時缺乏緩衝。
  • 部位:好發於膝關節,但髖關節、腰部、頸部、手指也都有可能罹患。
  • 症狀:活動患部會造成疼痛,休息時稍有緩解,晚期可能造成O型腿等關節變形。
  • 就診科別:可在骨科或復健科診斷治療。
  • 治療:可透過藥物或注射玻尿酸來緩解,嚴重時可能需要開刀更換人工關節。

膝蓋痛原因2:類風濕性關節炎


  • 盛行率:台灣約有10萬人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困擾,男女比例約1:3。
  • 病因:免疫機能調控出現異常。
  • 部位:好發於四肢的小關節,例如手指、腳趾,但也可能發作於膝關節。
  • 症狀:通常發病部位對稱,紅腫熱痛的急性症狀會持續性一到兩周。
  • 就診科別:應看免疫風濕科。
  • 治療:把握發病第一年的治療的黃金期,避免關節受到破壞而僵直變形。

膝蓋痛原因3:痛風性關節炎


  • 盛行率:台灣痛風盛行率,男性約3.3%、女性約1.1%。
  • 病因:血中的尿酸濃度太高。
  • 部位:過半數人第一次發作於腳大拇趾第一關節,也可能發作於膝關節或腳踝、手部關節。
  • 症狀:膝蓋積水、紅腫疼痛;有時可以在抽出的關節液裡面看到尿酸的小結晶。
  • 就診科別:可在骨科診斷治療。
  • 治療: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並多喝水,能幫助尿酸從尿液排出。

膝關節到底多複雜?我還年輕為什麼會膝蓋不舒服?膝蓋10大常見病症一次解析



  1. 腿型不正:腿型不正可能是先天結構問題,也可能是平時姿勢錯誤、 施力不當,日積月累導致下肢骨骼內旋或外旋,體重易集中在膝關節單側而造成更大的負擔及疼痛。

  2. 髕骨軟化症(膝前側疼痛):好發於 30 ∼ 40 歲年輕女性的髕骨軟化症,被視為退化性關節炎的前驅病症,不過軟化的不是髕骨本身,而是髕骨後方接觸股骨的軟骨。久坐、搭太久的車或飛機、運動方式錯誤等,都會使軟骨病變軟化而提早磨損,膝蓋前側痠軟腫痛。

  3. 韌帶撕裂傷:激烈運動如籃球、橄欖球,或是車禍等造成的衝擊,都可能使韌帶應聲斷裂,尤其是前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較容易受傷,若受傷則可以感到膝關節鬆動不穩定。

  4. 半月板破裂:半月板水分流失、退化磨損,是導致退化 性關節炎的原因之一。不過半月板和韌帶 一樣,會因為激烈運動而受傷破裂,如果一再復發,退化性關節炎就可能提早報到。

  5.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膝外側疼痛):髂脛束是從臀大肌、大腿側面肌肉向下延伸到脛骨的筋膜束,膝蓋彎曲時會滑過股骨外側的凸起處,跑者膝就是指髂脛束太緊繃或過度使用時,膝蓋外側出現的疼痛症狀。

  6. 膝蓋積水:運動傷害如韌帶、軟骨受傷,或是罹患關節炎、細菌感染,甚至是經常跪著擦地板,都可能刺激滑膜或滑囊發炎,引發滑液過度分泌、吸收障礙,導致膝關節積水、腫脹疼痛。

  7. 髕骨外翻:股四頭肌包含股內側肌、股外側肌等肌肉,當外側肌肉太緊、內側肌肉無力,髕骨滑動時像火車出軌、偏離股骨中央 的軌道,稱為髕骨外翻;爬樓梯、久坐起身時,髕骨摩擦股骨會使膝蓋前側刺痛,嚴重時可能導致髕骨軟化,必須放鬆外側肌肉、強化內側肌肉才能改善。

  8. 髕骨肌腱炎(膝下緣疼痛):髕骨肌腱位於膝蓋下緣,讓膝蓋得以伸直,髕骨肌腱炎亦名「跳躍膝」,常見於熱衷爬山、跑步、籃球而過度使用膝蓋的人,工作必須久站的人也可能罹患,會在蹲下之後站不起來。

  9. 鵝足肌腱炎(膝內側疼痛):鵝足肌腱位於膝內側,是由半腱肌、股薄肌、縫匠肌組成外型像鵝掌的聯合肌腱,能防止走路或跑步時下肢向外旋轉,慢跑、下坡、過度行走都容易引起鵝足肌腱炎。

  10. 膕肌肌腱炎(膝後側疼痛):膕肌是膝窩後方、跨越股骨和脛骨的深層肌肉,能讓膝關節完全伸展或彎曲,如下坡等 動作就會使用到膕肌;一旦膕肌肌腱發炎, 會讓人膝後側疼痛、無法屈膝下蹲。

下一頁看更多精彩內容!教你「自主養出健康膝蓋」完整解密:逆轉膝蓋痛飲食5法則、按摩3穴道有效養膝解痛!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