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不佳,視網膜病變增加失明風險!

35,011 收藏3
沈先生(化名),50歲男性,是優秀的醫療從業人員,2-3年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因此,每幾個月固定至大醫院回診拿藥,最近幾個月,兩眼視力開始有模糊症狀,沈先生不以為意,誤以為是老花加上用眼過度的疲勞感造成,經好友資深糖尿病衛教師李佩芬「雞婆」的提醒下,眼底檢查後發現,是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兩眼早期玻璃體出血,現正積極治療控制中。

糖尿病視網膜病增失明風險



隨著糖尿病盛行率的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成為成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根據國民健康署2011年委託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調查,糖尿病患的視網膜病變盛行率為26.5%,也就是大約每4個糖尿病人,就有1個併發視網膜病變。(註)然而,在2015年健保署資料中發現接受糖尿病例行年度檢查之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率僅36.8%,也就是有超過六成的糖尿病病人沒有接受眼底檢查,凸顯出許多病人已置身失明風險而不自知。(註2、3)


血糖控制好併發症就少

那麼,什麼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見的症狀?糖尿病控制良好時,還會有視網膜病變嗎?治療後視力可恢復嗎?做好自我監測血糖可以減緩或預防病變的發生嗎?

被譽為台灣糖尿病之父,診治過的糖尿病患不計其數,長期致力推廣糖尿病照護模式並首創糖尿病患共享門診的名醫林瑞祥教授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微血管的病變,主要還是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美國的「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試驗」報告指出,血糖正常化是減少微血管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與腎病變,甚至神經病變)的不二法門。視網膜病變的產生與糖尿病的時間有相關性,也就是罹患糖尿病的時間愈久,則視網膜病變的機會愈大,良好的血糖控制,往往可延後或預防視網膜產生病變;另外,控制好血壓和血脂,視網膜病變的風險也會大幅降低。

林瑞祥教授呼籲,視網膜病變初期無明顯症狀,患者很容易忽略,因此,眼底檢查的早期介入及定期自我監測血糖更是控制視網膜病變的重要關鍵。其中的自我監測血糖是最直接能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與否。

林瑞祥教授進一步解釋,自我監測血糖的時機,比較適合的方法是連續3天,測三餐飯前、飯後血糖,尤其飯後的血糖是關鍵,你可以知道吃什麼食物血糖會上升很多,以後就盡量少吃或不吃或者什麼食物適合你的身體,會讓血糖保持平穩,因此自我監測血糖是很重要的。


圖說:血糖機

長期與教授共同推動共享門診的資深衛教師李佩芬提醒,將糖尿病控制好很重要,很多病友的迷思認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能預防,其實每年一次的眼底定期檢查為的是讓患者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眼睛狀況停留在最佳狀態,還可有效預防視力進一步惡化。

此外,林瑞祥教授與李佩芬衛教師共同呼籲,第2型糖尿病患,則應在確診為糖尿病時,做第一次視網膜檢查,且至少一年應做1次檢查。而當糖尿病患若出現視力減退,模糊,甚至有雙影出現時,更應儘快至眼科檢查。

糖尿病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且發病率有逐年增加趨勢,要遠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威脅,除了每年定期接受眼底檢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血糖控制,並配合醫師、衛教師及營養師的建議,另外,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並戒菸,才能夠防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一步惡化。千萬不要等到視力不好時才就醫,以免視力受損而無法回復。





林瑞祥教授 台灣糖尿病之父

參考資料:
  1. 請依序輸入參考來源
註1: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3&pid=2599

註2:http://www1.nhi.gov.tw/mqinfo/Map_1.aspx?Type=DM&DAID=114&List=4
註3: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6&pid=3172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