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博士:熟睡的關鍵在於人體深層體溫調控機制
日本睡眠學會認證醫師、醫學博士白濱龍太郎表示,其實睡眠和「深層體溫(內臟、腦部的溫度)」息息相關。入夜後,大腦和身體需要休息,因此產出熱量降低、深層體溫也會跟著下降,此時人體感應到深層體溫降低,就會漸漸感覺到睡意;隨著早晨來臨,深層體溫會再逐步上升,人體自然會被喚醒,開始一整天活動。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系精神科教授西野精治指出,健康的人入眠前,手腳等處的皮膚溫度會上升,讓熱度透過這些部位的微血管釋放出去,就能有效降低深層體溫,幫助身體切換到睡眠模式,幫助入睡。
白濱龍太郎舉例,早上7點起床的人,深層體溫大約會在下午6點左右達到高峰,之後漸漸下降,因此從傍晚開始控制深層體溫相當重要。如果壓力大等原因,讓手腳的血液流動惡化、自律神經紊亂,就有可能阻礙深層體溫下降的機制,造成失眠。
相反地,如果能好好利用深層體溫改變的機制,在傍晚時創造深層體溫的高峰,就能自然重啟正常的睡眠機制。白濱龍太郎也推薦在睡前3小時,做做伸展手臂、肩胛骨的運動,能夠刺激肩胛骨周圍密集的棕色脂肪細胞,幫助提高深層體溫;接著只要避免3C藍光、過度活動等對身體的刺激,深層體溫就會自然降低,讓人睡得更香甜!
睡前3小時伸展手臂、肩胛骨改善失眠
- 右手向左邊伸直,用左手的力量壓住右手來伸展手肘。
- 再頭部向前慢慢傾倒,同時將右手向左手邊伸展,另一隻手也同樣做法。一次壓數十秒,總共做10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