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加熱就能完全殺菌?專家:這樣太危險
除了常聽到的海鮮、壽司、生蛋經常引發食物中毒以外,日本食品衛生協會成員栗田滋通先生也提醒,有一些食物如果保存或處理方式不當,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地雷1:魚乾
栗田滋通表示,魚乾等乾貨,如果在加工乾燥之前的狀況不好,就容易讓魚的氨基酸被細菌代謝而產生「組織胺」,進而引起食物中毒,而且並不會因為加熱而消失。就連在重視食安的日本,每年平均都會有10起以上案例,因為組織胺而引發食物中毒。
地雷2:冷凍肉品
栗田滋通指出,冷凍雖然可以讓細菌增殖速度降到最低,但並不能完全殺死細菌。而在烹調時時,如果肉品解凍不充分,容易讓食物表面燒焦,但內部卻未能完全煮熟,吃下肚後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另一方面,肉品如果放在室溫下長時間解凍,其中的細菌也會因為溫度上升而開始繁殖,增加食物中毒危險。因此,建議用微波爐進行解凍,避免肉品在室溫下過久。
地雷3:蛋殼
日本鳥居內科Clinic院長鳥居明表示,容易腐壞的食物中,以雞蛋較廣為人知,日本甚至流傳著「夏天不要吃生雞蛋」的說法。但鳥居明強調,其實真正危險的並非雞蛋本身,而是蛋殼:常引發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大多附著在蛋殼,如果接觸蛋殼後沒有適當清潔雙手,就進行其他烹調動作,容易讓食物受到感染,進而引發食物中毒。
地雷4:飯、麵、義大利麵
喜歡潛伏在米飯、麵、義大利麵中的仙人掌桿菌並不會因為加熱而完全死亡,千萬不要以為再次加熱後就能殺死細菌,如果米飯等食物放置在室溫下過久,不建議再做成炒飯等餐點食用。
地雷5:傷口
另外,如果手上有傷口,又進行烹調,也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鳥居明指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廣泛存在於人的手、鼻等皮膚處,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又特別容易聚集在傷口處。因此,做菜的時候如果手上有傷口,也要避免傷口和食物接觸。
誤以為乾淨清潔,其實是細菌溫床的場所
栗田滋通也表示,除了食物以外,冰箱、毛巾甚至是飲料寶特瓶,都可能是引發食物中毒的地雷點。
地雷6:冰箱
反覆開啟冰箱找清涼飲料,容易讓冰箱中的冷氣散逸,讓冰箱內溫度升高,讓食物中的細菌逮住機會增生。不過他也表示,冷凍庫比較沒有這個問題,冷凍過後的食品等同是個大冰塊,相互之間可以有幫助對方降溫的效果。
地雷7:抹布或毛巾
經常用水清洗的毛巾、抹布,居然也是引起細菌中毒的元凶之一!日本衛生微生物研究中心所長李憲俊表示,毛巾的細菌數量堪比排水溝,不但會造成異味,還可能引起皮膚發炎化膿,甚至感染手癬、足癬等疾病。鳥居明也指出,炎熱的天氣中,細菌更容易附著在毛巾或抹布上,並迅速增殖,如果一不小心接觸到嘴巴,就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他建議毛巾和抹布都要經常更換來防範這樣的情況發生。
地雷8:寶特瓶、烤肉夾
鳥居明表示,寶特瓶口如果接觸過嘴巴,很容易沾染到口腔的細菌,更會在寶特瓶口上持續繁殖。他建議,如果在天熱時喝寶特瓶裝的飲料,務必當天用完,不要留待隔日,以免因為細菌過多而引發食物中毒。烤肉時使用的烤肉夾也要注意,生食和熟食應分開,以免將生肉上的細菌沾染到熟肉上,就這樣被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