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偏食強逼反而適得其反!專家這樣解

3,694 收藏0
【早安健康/石井克枝、賈克‧貝呂塞、坂井信之、田尻泉(味覺教育權威專家)】

偏食及因應之道──少數食物不碰沒關係,只吃少數食物,要小心



如前所述,我們對食物的喜好,和天生的嗜好、性格、飲食經驗等許多因素有關。特別是需要攝取多種食物的2到6歲兒童,其飲食經驗極為重要。在這個階段,兒童快速學習什麼是食物、什麼不是食物。而學習的結果,將主導兒童食用哪些食物。

「偏食」,指的就是只吃某些特定食物。前面也說過,人類是雜食動物,必須從各式各樣的食物中攝取營養。因此,就營養均衡的觀點來看,必須避免養成偏食的習慣。不過,這種想法可能只適用於過去飲食種類較少的時代。如果只考慮到營養學,在食物種類豐富,可以從中攝取各式營養的時代,其實沒有必要逼自己吃下討厭的東西。而且與其擔心小孩偏食,還不如擔心大人的偏食問題。

比方說,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減肥方法,或禁止所有肉類和動物性蛋白質的用餐方式等,這種偏食倒是十分常見。相對來說,小時候會偏食,難道不應該將它單純看作是兒童根據自己的經驗,認識什麼是食物、什麼又不是的過程嗎?當然,如果小孩嚴重偏食到會影響健康,那就另當別論了。

接著,我再進一步說明兒童的偏食。兒童偏食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也就是前面提到因新食物恐懼、味覺厭惡學習而產生的偏食。

如果是因味覺厭惡學習而形成的偏食,勉強小孩吃下去,只會讓孩子更不舒服而已。如果無論如何都必須讓小孩吃下某種食物時,不妨運用以下方法。此外,沒吃過就說討厭,不是因為味覺厭惡學習,而是前者(新食物恐懼)造成的結果。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上述的偏食問題呢?以前,有人用強迫進食的方法,可是從我自己的經驗就知道,這種做法非但沒有效,反而會形成味覺厭惡學習、更討厭某種食物。另一方面,自古以來也有一種說法,只要放著不管,人們自然就會去攝取健康的飲食。的確,在過去的實驗中,曾有這樣的結果。可是,要小心的是,在這樣的實驗中,通常都已事先算好營養成分。所以,在這些實驗中,雖然發現兒童對特定食物有偏好(並不表示他討厭其他食物),但最終成長發育的程度並未改變。

換言之,過去的研究著重於調查是否能攝取生長發育必要的卡路里,並未考慮到現代養育者擔心的飲食均衡問題,以及是否攝取蔬菜水果等。現在我們反而要注意的是,小孩的肥胖問題和生活習慣病。因此,我們不得不說,「放著不管,偏食自然會好」的想法仍不夠周全。

不只是兒童,人類只能透過自己的口鼻並親身體驗,才能認識食物的味道;如不去體驗更多食物,那麼每個人的喜好也很難改變。不論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再怎麼提倡「昆蟲不僅能均衡營養,還能提供豐富的卡路里」,我想也沒有人會因此喜歡昆蟲大餐吧!當然,一定也有人本來就會吃昆蟲,但這並不表示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而是因為以前就有在吃,所以才敢吃。

也就是說,不論別人再怎麼強調「對身體很好」、「很營養」、「很好吃」,對於自己沒體驗過的味道,接受度本來就不高。此外,只吃一次,也不會立刻接受該食物。要讓一個人接受以前不曾吃過的味道,就必須累積攝取經驗才行。

我們以大學生為受試對象,並提前告知「飲料有減輕壓力的效果」,或是「有助於消除眼睛疲勞」等,然後再請受試者喝他們喝不習慣的飲料。只喝一次,不足以改變他們的喜好,不過在「有減輕壓力的效果」或「有助於消除眼睛疲勞」的名義下,一週請受試者喝5天,結果發現,對該飲料的喜好度有提高的現象。

另一方面,如果是受試者原本就有喝過的飲料,喜好度就不會隨著飲用經驗再增加。這應該是因為過去的飲用經驗,已經讓他們判斷出自己的好惡。這項實驗以健康效果為目的,而且受試者本身也知道自己是來參加實驗的,所以他們才能連續喝5天。因此,我們可以想像,要讓小孩連續5天吃討厭的食物,實在是難如登天。

部分研究正在開發如何活用兒童的特性,讓他們攝取到充足的營養。以不敢吃某些特定蔬菜(例如花椰菜)的兒童為對象,讓他們和3到4位喜歡花椰菜的兒童一組,一起吃營養午餐。每天的營養午餐中都有花椰菜。結果,原本不敢吃的受試兒童都變得敢吃了。

不過,要出現這種結果,至少要重複上述經驗8到10次。或許,這是因為在受試兒童心中,看朋友吃得津津有味,因而產生了「我也來試試吧」的想法,可是,真的吃了之後,又覺得「我還是不喜歡花椰菜,但朋友都在吃」,並且重複這個過程好幾次。更有報告指出,這種效果不只和朋友在一起時會出現,利用受歡迎的卡通角色等,也能帶來相同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力水手卜派和菠菜。

我要再強調一次,要喜歡上一種食物,必須自己吃過8到10次才行,而且不能強迫小孩食用他們討厭吃的食物。大人們要做的,就是準備好環境,讓小孩自己主動想吃。


本文摘自《餐桌上的味覺練習》/石井克枝、賈克‧貝呂塞、坂井信之、田尻泉(味覺教育權威專家)/大是文化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