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變成癌!防癌保胃戰醫師推4食

76,597 收藏3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張振榕醫師(胃腸肝膽科醫師)】現代人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腸胃不舒服的問題,共同點是大家都習慣先吞胃藥再說,甚至去日本玩也不忘帶兩瓶人氣胃腸藥送禮自用。但這樣下去,當心胃病反撲變身胃癌跟你say hi!

若經常腸胃不適,有人會懷疑自己得了胃潰瘍,卻又認為是生活習慣造成而消極地吞胃藥、置之不理。具體說來,胃潰瘍的主要症狀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腹脹、噁心想吐等,早期症狀不明顯,可能只有輕微消化不良、脹氣多,也可能是上腹有點悶悶的感覺,或是台語說「胃糟糟」。如果潰瘍嚴重、有出血、延誤就醫,將排出黑便。

而形成

胃潰瘍的常見因素

有三種:
  1. 幽門桿菌感染,根據統計台灣人胃潰瘍有60~70%和幽門桿菌有關;
  2. 藥物引起,坊間愛用的日本消炎藥含有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易引起胃潰瘍;
  3. 壓力、飲食不正常,易形成壓力型潰瘍;此外也有少數案例是和內分泌有關。

其中最容易忽略、但也是最重要的,反而是幽門桿菌,很多人不知道潰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假如細菌沒有被診斷出來,潰瘍不斷復發甚至可能致癌。

我們常說幽門桿菌感染致癌有四部曲:一是細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二是形成消化性潰瘍;三是胃黏膜萎縮(也稱為萎縮型胃炎、腸上皮化生),這時已跨入癌前病變,罹癌風險也大幅提高;四就是胃癌產生。假如有不明原因的貧血、黑便、上腹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以上)、體重下降,這些都是胃癌早期癌症比較嚴重的警訊,應該及早就醫做檢查。

幽門桿菌的檢測,也不像胃鏡、大腸鏡檢查那麼可怕(可參考下面的表格)。準確率最高的是幽門桿菌吹氣試驗,或是我也很推薦有些健檢中心會使用的抽血檢測,非侵入式、不必空腹、結果準確度也高達85%,不受藥物干擾、價位便宜更是優勢。

相較之下,吹氣檢查一旦受到抗生素或胃藥的干擾,準確度就會大幅下滑,因而有檢查前兩週內不能吃抗生素或胃藥的限制,可是台灣有很多腸胃不舒服的人會自行買藥吃,或是到處看醫生,最後才做吹氣檢查,這時不受藥物干擾的抽血檢測會準確一點。

幽門桿菌檢測方案6種比較



檢測方案 進行方式 非侵入式 備註
吹氣試驗 空腹兩小時,喝完一杯藥水之後等待半小時,對著袋子裡呼氣即可 準確度高達97%,但檢查前兩週以內不能吃過抗生素或是胃藥,否則容易受到藥物干擾,準確度會大幅下滑
抽血檢測 檢測血清裡有沒有幽門桿菌抗體 準確度不差(約85%),不必空腹,價格便宜,不受藥物干擾
糞便檢測 檢測糞便裡的幽門桿菌抗原
胃鏡 尿素測試 取一小塊胃黏膜放到試劑裡面,有幽門桿菌的話試紙會變色
病理切片 取病理切片,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有沒有幽門桿菌的菌體
細菌培養 取一些胃裡的細菌來培養,看看有沒有幽門桿菌

其實想從根本保胃防癌,除了檢查及治療幽門桿菌,定時定量吃飯是最重要的,經常沒空吃飯可以隨身攜帶小包蘇打餅乾,餓了先吃一兩包墊墊胃、中和胃酸,防止胃酸過多造成胃痛、胃潰瘍。平時多吃山藥、秋葵、南瓜等黏滑食物,黏液蛋白能保護胃壁,高麗菜也能保護胃黏膜,這四種都是我推薦的保胃食物。平常多運動,不過量飲酒抽菸,都能預防消化性潰瘍。

本文獲得「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粉絲專頁授權刊登。


作者簡介:張振榕醫師,現任張振榕胃腸肝膽科診所院長,經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特約主治醫師、日本國立癌症中心醫院研究醫師。粉絲專頁: 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