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早期9成可治癒!陰道異常出血警覺子宮內膜癌

377,323 收藏4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蘇柏儒報導】子宮內膜癌指的是從子宮內壁生長而成的惡性腫瘤,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婦女在早期就會發生陰道出血等等明顯症狀,而且早期治療的預後相當好,所以女性不必太過擔心,只要注意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就可以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

認識子宮內膜癌



美國婦產醫師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網頁資訊指出,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細胞生長過快、形成腫瘤,甚至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一種癌症。

子宮內膜上皮內瘤變(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是一種可能導致第一型子宮內膜癌的疾病,除了造成外觀形似癌症的子宮內膜增厚,也可能出現小便異常出血的症狀。

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



  • 年齡:多數子宮內膜癌患者是60歲中段、已過更年期後確診。
  • 荷爾蒙濃度:女性體內雌激素、黃體素的濃度可能影響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過多雌激素可能導致子宮內膜過厚,多數出現於經期不規律、前更年期或更年期的女性,或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疾病患者。僅使用雌激素進行更年期症狀治療的人也可能有較高的風險。
  • 體重:BMI超過25的人,BMI值越高、子宮內膜癌風險越高。
  • 基因: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可能增加大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風險。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侵略性癌症。60歲以上、更年期後的女性是最常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的族群,而子宮內膜癌的預防重點,則與下列因子有關:

  • 子宮內膜增生
  • 雌激素
  • 與雌激素有類似作用的藥物(Tamoxifen)
  • 肥胖、體重增加、代謝症候群、糖尿病
  • 遺傳風險

保護因子



  • 懷孕、哺乳
  • 複合口服避孕藥
  • 規律運動

子宮內膜癌分期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資料指出,子宮內膜癌大致可分為1~4期,並會依據是否有擴散風險進行治療。病程的診斷判別方法包括:婦科骨盆檢查、胸部X光、CT掃描、MRI掃描等。

  • 第1期:僅在子宮內膜、或子宮肌層發現腫瘤。
  • 第2期:癌症已經擴散到子宮頸的結締組織,但並未超出子宮範圍。
  • 第3期:癌症擴散已經超出子宮與子宮頸,但尚未超出骨盆腔,包括子宮外膜、輸卵管、卵巢、子宮韌帶、陰道、子宮旁組織、骨盆腔淋巴結、大動脈等處。
  • 第4期:癌症擴散出骨盆腔,包括膀胱、腸子、下腹部、腹股溝淋巴結等處。

陰道異常出血、分泌物不正常,要特別注意!下一頁一次瞭解子宮內膜癌症狀與治療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