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醫師看《與神同行》:這一幕,讓我對父親逝世明白了什麼- 第2頁

25,730 收藏0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間,還算ok的屋子,有電梯,距離醫院不遠,生活機能可以。連價錢也不想多談,就準備簽約,讓父親至少出院的時候有個住處,不然可能就必須去長照機構。

正討論簽約時間的時候,爸就走了。接到電話的時候,我跟媽都措手不及。

幾小時之後,我坐在已經沒有氣息的爸的床邊,不斷想著:「為什麼?怎麼可能?不是快要出院了嗎?」母親流著淚,握著爸的手,轉過頭來對我說了一句:

「是不是你爸知道我們要租房子,不想讓我們這麼煩惱?」

我眼眶含著淚,沒有答話。

心裡想著:「是這樣嗎?爸,是這樣嗎?」

直到看完了「與神同行」中,母親睜開眼睛的那一幕,我才更了解了些什麼。

--

即使我是安寧醫師,在醫院裡目睹了很多死亡,但爸的離開依然教了我很多很多事情。



死亡本身,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是我們這些「生者」賦予了死亡意義。

而那是什麼樣的意義?端看生前,家人之間的關係和相處,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情。

面對親人的離開,有些人會覺得是一種老天爺的懲罰,有些人覺得是無止盡的內心折磨;但也有些人感受,親人的離開讓家人更能夠凝聚在一起,或是一種啟示,讓留下來的人們有前進的力量。

為什麼有那麼不同?根據我的經驗,如果在親人離去之前,充滿了爭吵、兄弟失和、爭奪家產、對於急救或不急救間的自責、怨懟、認為親人生病是一種累贅……等到親人走後,遺留下來的意義,多半是負面的,像一隻看不見的黑暗的手,不時地就會在背後刺你一下。

相反的,如果在離開之前,家人們的關係是和諧的,或是做好了準備、自在地談心,即使有恐懼依然陪伴在親人身邊…….那死亡留下的意義,多半是正面的,在悲傷之後,也比較能夠有勇氣前進到下一站。

善終,不是理所當然的,是需要準備的。



--

「與神同行」的結局,主角金自鴻終於和自己和解。他終於明白,媽媽對他的愛有多深。

我也明白,我的父親在生病的這四年,即便是他失智,但他一直很認真在聽我們說話,明白我們的煩惱與不捨。他知道,他一直都是知道的。

爸走後的這幾個禮拜,我努力回想他生病的模樣,都想不起來。腦中浮現的,只記得他對我伸出的大手,還有他的笑容,好燦爛,像是在對我說:「兒子,不用擔心我,把家人照顧好,好好過你的人生。」


作者簡介:朱為民醫師,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專長:家庭醫學、安寧緩和療護、老年醫學等。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部落格: 熟齡人生-朱為民醫師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