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何要你拔智齒?3大風險看完乖乖聽話..

371,517 收藏1
【早安健康/陳盈宏(碩田牙科醫師、康捷牙科醫師)】「醫生醫生,我後面的牙齒現在咬到就會痛,而且還腫起來感覺有膿,大概每幾個月就會樣子,這樣要怎麼處理呢?」

相信上述的這些描述,是許多沒有拔智齒的人曾經有過或正在經歷的症狀。為什麼每次去看醫生,每次都要叫我拔智齒呢?不拔智齒又會有什麼壞處呢?以下讓我們來一一介紹常見的併發症:

1.牙冠周圍炎、蜂窩性組織炎



智齒位在牙弓的最後方,清潔上相當的不便,如果再加上智齒歪斜,那幾乎是不可能清得乾淨。所以常常智齒長歪的人一清不乾淨,那周圍的牙肉就會發炎腫痛,甚至流膿,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需要住院治療。

2.智齒或鄰牙蛀牙



蛀牙也常常發生在智齒身上,發生在智齒還算是好解決,只要把智齒拔掉即可,因為我們很少會把食物放到這麼後面去咀嚼,因此拔掉智齒對咀嚼功能是不會有影響的。

但是如果蛀牙發生在智齒前方的第二大臼齒就非常麻煩,在臨床我們常常發現智齒往前方傾斜,造成和前方第二大臼齒接觸的地方蛀牙(圖1)。

這個地方蛀牙通常會很接近牙髓腔,常常會需要做根管治療(抽神經)。即使沒有需要抽神經,這個位置也非常的難以填補,有時候還需要做牙冠增長術才有辦法將牙齒復形。

圖1 箭頭處可以看到和智齒交處的第二大臼齒蛀牙。病人後續拔除智齒,第二大臼齒施行根管治療。
資料來源: 康捷牙醫診所

3.囊腫



齒源性囊腫常常在照環口×光片時被發現,雖然智齒埋在骨頭裡面,不會有上述兩項的問題,但最常發生齒源性囊腫的牙齒就是下排智齒。

處理的方式通常都需要進手術房全身麻醉將囊腫與智齒取出,但會有下顎斷裂或是永久神經麻痺的風險。因此就算是醫生評估可以不用拔智齒,也建議每年照一張環口×光片觀察智齒的情況。

拔智齒會有什麼樣的風險呢?


通常智齒建議在牙根長出1/3至1/2時即可拔除,通常約在18至20歲。

年紀越大的時候拔,傷口的復原慢且較不好,如果再加上身體有其他系統性疾病,那處理起來更加棘手。

另外如果智齒深度越深(圖2),在拔除的過程中傷害到下齒槽神經及血管的機率也越大。

智齒有沒有其他的用處呢?



當智齒前方的牙齒缺牙或是無法復形時,我們可以利用矯正的方式將智齒往前拉去恢復正常的咬合功能。

或是大臼齒缺牙時,將智齒完整拔除,施行智齒自體移植到缺牙處。另外,智齒也能當作牙橋的支台齒,意思就是傳統說的「拔一顆牙齒要做三顆假牙」,當第二大臼齒拔掉、又不想植牙時,若情況許可,利用前方的第一大臼齒及後方的智齒當作支撐,就能做成三顆連在一起的牙橋,來恢復第二大臼齒的功能。

圖2 箭頭處為病人下顎左側智齒,其深度較深,接近下齒槽神經(上下紅線之間),相對於右側智齒傷到神經的風險相對較高。
資料來源: 康捷牙醫診所


作者簡介:陳盈宏醫師,現職碩田牙科醫師、康捷牙科醫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