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變就不舒服?3件事提升自律神經,效果堪比特效藥- 第2頁

103,370 收藏2

「醫師不養生」傳出去真是丟人,希望讀者能夠從我的親身經歷,了解人體必須保持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那我們該做些什麼來克服適應力的問題呢?

這當然沒有特效藥, 只有非常理所當然的方法, 就是夏天讓自己「熱到流汗」,養成經常流汗的習慣。流汗是自律神經用來降低體溫的方法,只要我們確實流汗,就能避免高溫造成體溫上升。逼迫自律神經在高溫中努力工作,就能喚醒自律神經原本的能力。

而天冷的時候,請加長待在低溫環境的時間,那麼自律神經就會使血管收縮,進而提升體溫。如果自律神經的這項能力不夠強,人的體溫就會偏低,造成肩頸痠痛,身體不適。

無論強迫自己待在炎熱或寒冷的環境之中,都要先評估自己的體力,在體力可承受的範圍內忍耐一段時間的高低溫,就能慢慢提升自律神經功能。

人就是喜歡往更舒服輕鬆的環境去,但讓自律神經功能衰退,最終會造成自律神經全面失調。自律神經全面失調,人體便無法適應環境變化,碰到一點小事就會身體不適。

如果自律神經全面失調,再加上內耳氣壓偵測器過敏,天氣痛就會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

另外罹患慢性痛的人,通常比較畏寒,因為罹患慢性痛可能會使人對溫度的感受力失調。這種人怕熱又怕冷,就是因為身體能對應的氣溫範圍變小了,我認為這與自律神經衰退也有關聯。

每天幾乎都待在室內的人,還得提升對「刺眼陽光」的適應力。不過刺眼的陽光可能會引發偏頭痛,因此有偏頭痛的人要格外小心。


本文摘自《不再無名痛!!五分鐘搞定你從不知道的「天氣痛」》/佐藤純(醫學博士)/臉譜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