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國小一年級的孩子,數學功課寫得很辛苦,他很洩氣地說:「我不會算。」很多善意的父母會有這類的回答:「可以啦!你會的,寶貝。來,我教你怎麼做。」
父母的本意是要鼓勵孩子繼續努力,所以跟孩子說,這個問題雖然很困難,但是他真的有能力解題──雖然父母的意圖善良,但基本上你卻在推翻他的經驗,也就是說,你在否認他所表達出來的心聲。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樣的回答會讓一些孩子更堅信他們就是做不到,「不行,我就是不會!」很遺憾的,孩子的心情也會從「對功課感到無力」而轉變成「大人不明白我的情況」,心情惡化至沮喪、生氣、難過。
有一種更有技巧的方式可以回應這種情況──以同理心來回答:「親愛的,我知道為什麼你很辛苦,現在對你來說,這項功課很難(同理心),來抱一下(擁抱,或是其他正向的肢體觸碰?)好吧,跟我說你哪裡不懂,我們來看看作業的問題可不可以用其他方法來解決(引導)。我懂,數學現在對你來說很複雜。同樣的,我也相信你可以想出解題的方法。」
在這個範例裡,請注意!有個地方很重要,說法卻有細微的差別,要說「我相信你做得到」,而不要說「你做得到的」。第一種說法只是你在陳述你的意見;而第二種卻像是半強迫性的要求孩子、去做到他不一定能完成的目標。
想對孩子表達「不認同他的意見」,下一頁看專家建議怎麼說
建立親子理想對話,從尊重真實情感開始- 第2頁
7,661
收藏0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