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是被蚊子叮的?會不會是吃什麼東西過敏的?」阿嫲帶著她八歲的小孫女宜靜來看診,聽到我診斷宜靜的病灶是蚊蟲叮咬的,帶著半信半疑的語氣問我。
▼小朋友的小腿,有輕微的紅、腫,中間有一顆大水泡。
每年七、八月,這樣的場景就會不斷地上演,原因正是因為小朋友平時和爸爸、媽媽住在北部,到了放暑假,父母就把小孩子送回南部,給阿公、阿嫲照顧。而阿公阿嫲可能平常較少接觸醫療資訊,所以常常會將醫師的診斷,和他們對該病的刻板印象做比較,因此常常會覺得有落差。
理解了這一點,我於是一面拿著平常準備好的衛教圖片,一面用閩南語笑著對阿嫲說:「這是被蚊子叮的沒錯。我們對於被蚊蟲叮咬,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太一樣,有的人反應強,有的人反應弱。像 這種會起水泡的,就是屬於比較強的,而您平常看到比較小顆的,是屬於反應比較弱的。」
「原來是這樣啊。那這個水泡要把它弄破嗎?這樣會不會比較快好?」阿嫲似乎有理解我的解釋,所以有了進一步的問題。
「 水泡儘量不要把它弄破,讓它自己乾掉就好了。我會開一些吃的和擦的藥,幫助它消得快一點,同時可避免小朋友愛去抓,以免產生破皮。」我詳細解說著藥物的用法。
「但是我平常被蚊子叮到,為什麼不會起水泡?而小朋友卻起這麼大的水泡?」阿嫲仍然有些疑惑。
小孩子被叮比較容易起水泡的原因是?下一頁醫師繼續為您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