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走路人人會走,但走路的姿勢正確與否可是會影響到肌肉的力量及強度。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立爾分校(University of Quebec in Montreal)的奧伯汀利奧蒂(Mylene Aubertin- Leheudre)博士曾經調查57位、50到70歲停經後婦女的走路習慣,依據每人每天的步行量分成7,500步、7,500~10,000步,以及10,000步以上等三個組別。在研究中,他測試了這些婦女的體重、體脂肪和肌肉含量、肌肉強度、平衡感和靈活度。結果發現,
步行最多的女性體重最輕,體脂肪率較低,身體質量指數(BMI)平均為25,另外兩組則處於超重範圍。
但令奧伯汀利奧蒂博士驚訝的是,這三組婦女的肌肉強度和身體肌肉率竟然都差不多一樣,走一萬步以上的人肌肉居然沒有比少於7,500步的人來得好。按常理來說,走一萬步以上的人體脂肪較低,身體肌肉率和肌肉強度應當也會相對提高,可是實際情況卻沒有。經仔細分析,奧伯汀利奧蒂博士發現,原因就出在
健走方式不正確,無法有效訓練肌肉強度,而這篇研究結果也發表在《更年期》(Menopause)期刊上。
雖然奧伯汀利奧蒂博士的研究個案僅侷限於停經後婦女,但是一般人也可以藉此研究結果作為參考和提醒。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健走的正確姿勢,也就是要抬頭挺胸縮小腹,手臂自然擺動,避免手腕高於肩;膝蓋要伸直邁開步伐,腳跟先落地,重心移到腳尖後,輕鬆自然地換另一隻腳完成動作。
*買雙適合自己腳型的鞋子
說到腿部健康,不論是司機大哥、趕著上班打卡的上班族或學生,都得先穿一雙好鞋再上路。
關於鞋子,每個人都應該建立一個正確的健康觀念,那就是買一雙適合自己腳型的鞋子,比款式漂亮卻削足適履的鞋子更為重要。由於平時很少運動就已經讓下肢血液循環變差了,這時候如果再加上穿的鞋子過緊或不合腳,就會讓腳掌血液內的廢物堆積在末端血管之中無法排出。長期下來,腳部的皮膚就容易角質化、變厚,並形成俗稱的「雞眼」。腳趾甲也會失去光澤,甚至有塌陷、裂開等問題。
最適合買鞋的時間到底是何時?鞋子該怎麼挑才好?平時該如何消除腿部腫脹?下一頁告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