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光線都有差!5個讓你睡不好又起不來的壞習慣- 第2頁

141,010 收藏2

第四名、睡前吃冰:
許多人在知道睡前降低深層體溫就能好眠時,可能會想到睡前吃冰或是喝冰水的方式來降低體溫,然而遠藤博士認為吃冰雖然能降低深層體溫,但是也會讓體溫一口氣降至最低,到了真正要睡的時候反而會因為深層體溫無法再下降而不感到睏。另外,這些冰品中含有的水分也容易引起半夜頻尿的可能。

第三名、一回家就洗澡:
遠藤博士表示,洗澡後會讓血液循環變好,手足散出體熱而降低身體的深層體溫,整個冷卻過程約花2~3個小時,因此傍晚一回家就洗澡很容易在10點左右就產生睡意並打亂生理時鐘,若是拖到11、12點才就寢,身體會因為深層體溫開始回升而睡意全失。

第二名、窗簾半開:
很多人會為了讓陽光叫醒自己而將窗簾半開著睡,夏天日出時間約在4~5點之間,身體一感受到陽光就會重整生理時鐘,反而導致起床前的睡眠品質下降,如此一來就會導致中午想睡,晚上卻又睡不著的惡性循環。

第一名、躺著冰枕睡:
遠藤博士表示,過去也有民眾以為枕著冰枕就能降低腦部的深層體溫,其實腦部不但有感知溫度變化的體溫調節中樞,更連結頸部的頸動脈,躺著冰枕會讓脖子受寒而體溫調節中樞跟著誤判,以為全身體溫已經徹底下降。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體溫無法正常下降,表面體溫跟深層體溫居高不下而影響內臟休眠,睡眠品質也就跟著下降。遠藤博士因此建議,貼冰敷貼片在額頭就能幫助腦袋散熱而不影響頸部,讓身體其他部位可以正常散熱也能提高睡眠品質。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