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種「自主」,自在享受老後年華!- 第2頁

13,203 收藏1
老人的三個自主與一個自在

市面上有很多談老化、老人、老年、老後的書籍,不管是翻譯的抑或是本土的,都顯示「老」這個主題已經漸漸受到重視,成為一種趨勢的閱讀。但是大家讀完這些書是否真的對「老」有明確的概念?甚至對眼前父母的老後,以及自己也會面臨的老後,都有更清晰的了解、應對與作為?

仔細研究目前坊間由高齡者現身說法的談老年生活書籍,發現這些書都有一個共通點──自主與自在。

為什麼高齡者談到老年生活的主軸是「自主」?所謂自主,包括 身體的自主、經濟的自主,以及心理的自主。其中最重要的是身體的自主。舉凡老年生活愜意、日子過得順心愉快的高齡者,通常身體都很健康,亦即對自己的身體擁有自主權。

如何驗證身體自主呢?不僅自理生活OK,想做什麼──料理三餐與家務、寫字看書看電視用手機(現在還要加「上網」)、散步、搭車(公車、捷運、火車、計程車等)、上街購物買菜、上館子、參加老人聚會(讀書會、退休人員聯誼會等等)、探視子女孫兒、醫院門診回診等等,都有能力自己搞定,無須仰賴看護、子女晚輩臨床照顧,確實掌握自己身體的自主權,延長與社會人群的互動與接觸,享有與家人共度的天倫時光,以及自己喜愛的起居日常。

經濟的自主,顧名思義就是經濟來源不於匱乏,可以自立生活,無須家人親戚接濟。嬰兒潮世代身處二戰後經濟起飛的年代,不論男女幾乎都視工作為基本生活必須,退休後靠著退休金、積蓄與子女供養,生活富足有餘。所以經濟自主是老年生活幸福的基本條件,不然只能祈求身體健康才能繼續勞作,養活自己或投靠過來的子輩孫輩。

心理的自主,包含了心理、精神與環境三種層面,甚至還可擴及靈性層面。其中心智與精神方面有無失能是為重點。心理的自主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身體健康、經濟自主的老年人,若是心理不能自主,悶悶不樂、鬱鬱寡歡、疑神疑鬼、渾身都痛、有事不說、沒事直嘮叨、什麼都想管控、管控不得就心裡埋怨,凡此種種長久下來,必定 因心理的不爽影響生理,造成身體的顯性病痛,或是產生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反而為老年生活埋下不定時炸彈,蒙上一層陰影。所以衷心建議老年朋友,有時家庭裡表面的和諧就是和諧,不必計較或說破,大家都能維持一定的和諧;還有能放手就放手,畢竟父母老了表示孩子的年紀也大到足夠判斷世事,不必事事指點、評判,這樣彼此的壓力都小,日子會好過很多。

以上三種自主都與環境的掌控度有關,若是對環境掌控的好,即可達到內外平衡的理想境界。

至於自在,其實是挺抽象的概念,有點類似文學中常說的氛圍,或是心理學所說的情緒,不過我個人認為儒家孔老夫子所言最貼切:「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謂自在就是在情緒上能夠隨心所欲不逾矩,不會受他人的情緒所影響,又不會自我感覺太過良好,這樣就是恰如其分的「自在」。在順序上,我以為先有三種自主之後才談得上擁有自在!

服老與不服老,你怎麼選?下一頁談談「順齡」而為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