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猜疑、頭痛欲裂冒冷汗...原來都是這種情緒疾病造成!

23,104 收藏0
【早安健康/麥茲.畢馬克、蘇姍.畢馬克】練習,與你的焦慮共處

我們先來正面思考一下:所謂焦慮,往往是正向特質與能力的表徵。比起一般人,焦慮的人很可能更加聰明、極具創意,還有豐富的想像力。這些都是很棒的特質呀!更有研究顯示,如果能正確發揮所長,就可以成為一流的父母、夥伴、朋友等等。

可惜的是,我們這些飽受焦慮所苦的人,卻常把腦力和創意用來嚇自己,不但過度分析生活中的事物,還把豐富的想像力拿來設想可怕的災難。當我們任由煩惱與焦慮主宰了生活,就會質疑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小事。

因此,生活成了一連串的考驗與試煉,而非一場刺激的冒險。許多人太習慣於煩惱與焦慮,最後只能逆來順受,視其為生活的一部分。唯有當你處理完內心的焦慮,才會真正理解多少時間與心力被耗費在上頭。

煩惱與焦慮所滋生的不適感,類似於我們身處高壓環境中的反應。患有焦慮症的人往往有以下的症狀:


□難以控制的可怕想法。
□沮喪感。
□頭痛欲裂。
□冒汗。
□心悸。
□無助感。
□嚴重疲勞。
□肌肉緊繃。
□自認一無是處。

這些焦慮症狀也可能讓人戒心過重,態度變得挑釁或猜疑。

對死亡的恐懼

亨利克是年約三十歲的男子,在某間瑞典大公司擔任經濟分析師。當時他結婚四年了,有一個兩歲的兒子。沒人曉得亨利經常對死亡充滿畏懼。某天,他忽然覺得胸口疼痛難耐,相信自己心臟病發作,他直接到醫院急診。醫生卻怎麼都找不出病因。接下來半年內,這樣的情況重複了許多次,亨利克也開始幻想自己罹患重病。每當他背痛時就怕得要死,覺得自己得了癌症。過了幾天後,他因為頭痛而慌了手腳,深信自己有腦瘤。為了抑制焦慮,亨利克酒開始越喝越兇,最後才明白他需要專業協助。他是焦慮症的患者。

瑞典有四分之三的人曾經遇過心理疾患,有的是自己罹病,有的是親人罹病。這種情形極為普遍,影響了大多數的瑞典人。心理疾患更在瑞典人請病假的理由排行榜中名列第一。儘管如此,卻極少人願意公開討論自己的問題,沉默可能導致許多患者拖延就醫。

什麼是焦慮症?

焦慮症是一種情緒的疾患,主要病徵是強烈的恐懼、害怕與緊張,這些情感可能肇因於現實中的威脅,但是通常來自想像中的威脅。問題在於,大腦無法區分真實與想像的威脅,身體對兩者會產生相同的「戰或逃」反應,導致我們在幻想某件壞事會發生時,腎上腺素也跟著激增,進而出現焦慮感。 我們的煩惱與焦慮都是自己的想法所造成,而非來自其他人或周遭的環境。每當我們為了過去傷神或對未來擔憂,問題就會接踵而至。我們錯在相信腦海中的負面念頭。

麥茲的焦慮症

以前,我幾乎都活在嚴重焦慮的陰影下。從七歲開始,我就常常想像會有恐怖的事發生,老是覺得不太對勁。一直到二十五歲,我才曉得自己罹患焦慮症,過去這些情緒終於有了名字,著實讓人寬心不少。我也知道焦慮症並非不治之症,而是我可以控制甚至痊癒的疾病。當我了解焦慮掏空了我的精力、限制了我的生活,我便準備好要認真面對,克制我的煩憂和焦慮—這也是我為自己人生所做的最好決定。

克服恐懼與焦慮的三個重要步驟:

□了解恐懼與焦慮的運作機制。
□學習改變思考、行為、情緒反應與舉止的有效方式。
□嘗試曾讓自己不自在的事情,以練習新的能力。

焦慮處理檢核表

□讓你產生焦慮的情境可能發生嗎?
□以實際的眼光來看情況。
□所有預測必須基於事實。
□運用現有的資訊,包括正向資訊。
□把假想的念頭當成幻想而非事實。

重度焦慮可能很難自行克服。我們建議諮詢醫生的協助,討論你對現況的感想。如果你決定服藥,必須請心理師或行為治療師同時輔以行為療法。

「煩惱只是浪費時間,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只會剝奪你的好心情,讓人無法活在當下。」
—麥茲.畢馬克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