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變年輕降低死亡風險!吃納豆前記得要先這樣做

43,755 收藏1
【早安健康/H2U CLUB編輯部】說到納豆這個日本傳統的發酵食物,你是喜歡還是害怕呢?

撇開個人喜好差異即大這點,它可說是個富有營養價值的食物,黃豆經枯草桿菌發酵後除了讓蛋白質更好消化,也會多出像是維生素 K2 的營養素,以及具有能分解纖維蛋白的酵素,這可能與心血管的保護有關係。最近有一篇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的研究就是在調查納豆的攝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

該研究是以日本人為主的世代調查,總共涵蓋 13,355 位男性與 15,74 位女性,他們在 1992 年的時候參與此研究,每位參與者皆會接受飲食頻率問卷的調查,追蹤長達 16 年,在這些年裡面會確定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數目。

納豆能幫助減少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

在 16 年的追蹤期間裡,有 1,678 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當中有 677 例因中風而死亡,308 例是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研究人員依參與者們的納豆攝取量多寡把分成四的區間,與吃最少的那群人相比,納豆吃最多的那群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顯著較低。此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和總大豆蛋白、大豆異黃酮沒明顯的關係。總大豆蛋白與納豆攝取最多的人因中風死亡的風險顯著減少,而納豆吃最多的人因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的風險顯著減少。總而言之,納豆的攝取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來吃納豆吧!

當你好不容易想要試試看納豆,走到超市的冷凍櫃前一看… 納豆就納豆,怎麼還有大粒和小粒之分,吃起來會不一樣嗎? 還有買回家,解凍之後,拿著筷子要攪拌納豆了…攪著攪著,要拌到什麼程度呢?

以上是我之前買納豆時內心的 OS!很幸運的是,我遇到的問題好像還滿普遍的,很容易就找到相關的討論與說明,找了幾個網站,最後選 Cookpad 上的「 納豆の「小粒vs大粒」、科学的に美味しいのはどっち(用科學的方法來看大粒與小粒納豆哪個比較美味)」來跟大家稍稍的分享一下。

如果你去搜尋大粒與小粒納豆哪個好吃,可能會發現個有個的擁護者,而 Cookpad 這篇文章的原始出處是「 味博士的研究所」,是個專門提供味覺相關知識的科普網站。

想品嚐納豆美味,請攪拌 424 下先!

不管是大粒還是小粒的納豆,吃之前都得先攪拌才行,而味覺博士曾經實驗過到底要攪拌多少次的納豆才會有最佳的品嚐風味,他的結論是 424 下!

等等… 要算 424 下! 數到忘記怎麼辦呢?沒關係,日本人做事情的態度是沒有極限的!Takara Tomy 這家日本的玩具公司(沒錯他們是做玩具的)做了一款攪拌納豆專用的攪拌器 – 魯山人納豆鉢,蓋子上會隨著你攪拌顯示進度,也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該放醬油,一整個相當的…有趣!

底下的影片是魯山人納豆鉢的介紹,不知道為啥,我邊看邊爆笑哩,然後真的好想買一台來玩玩。(這不是業配文喔,我們沒有賣~~,在日本 amazon 上的評價有點兩極呀…)


在分析納豆風味之前,先分別攪拌大粒與小粒納豆 400 下,接著放到能分析甜、鹹、鮮、苦與酸味的儀器,結果發現小粒納豆的苦味與鮮味會比大粒的納豆要多一些些,因此就儀器分析的角度來看,其實這兩類納豆的哪個比較好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分別。

So… 如果你看完這篇之後打算去買納豆,基本上可以先不管大粒還是小粒啦,不過即得要攪拌 424 下喔!

H2U LiFE 讓健康,每天都做得到! 一起加入專家的健康計畫
IOS下載Android下載

文章來源為: H2U LiFE


H2U LiFE 編輯部
寫健康文章、協助其他專家上稿、其他媒體合作…等,都是我們的負責進行的範圍。若你有什麼合作的想法,請來到粉絲專頁留訊息喔!

文獻來源:Nagata, C., Wada, K., Tamura, T., Konishi, K., Goto, Y., Koda, S., … Nakamura, K. (2016). Dietary soy and natto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Japanese adults: the Takayama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05(2), 426–431. doi:10.3945/ajcn.116.137281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