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牙周疾病

10,475 收藏0
【早安健康/陳君豪牙周病專科醫生】

牙周組織與牙周疾病

在探討牙周疾病以前,首先要了解牙周組織。就像土壤支撐著樹木,牙周組織便是支持牙齒的構造,又可分為牙齦、牙周韌帶、牙骨質與齒槽骨,支持著牙齒和幫助牙齒發揮功能。當牙周組織生病時,統稱為牙周疾病。一般常見的牙周疾病可分為牙齦炎與牙周炎。

牙齦炎和牙周炎

牙齦炎是牙齦發生急性或慢性發炎,最常導致牙齦發炎的原因是牙菌斑(俗稱的牙垢)。當我們吃完東西,食物殘渣積留在牙齒表面,正好提供口腔內細菌作為營養來源,黏附在牙齒表面同時不斷生長繁殖,聚集、形成一層難以用漱口去除的薄膜,通常呈現半透明或白色狀,便是牙菌斑。牙菌斑容易堆積在牙縫間與牙肉邊緣,鈣化形成牙結石,刷牙也無法去除,易造成牙齦炎。

長期的牙齦炎會讓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縫隙(牙齦溝)越來越深,形成牙周囊袋,造成牙菌斑與牙結石越積越多,進而侵犯更下層的牙周組織,影響齒槽骨,即稱牙周炎。

遠離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自覺症狀不明顯,一開始很容易被忽略,不過可以從生活中的小細節自我檢測。當發現牙齦出血紅腫(不論吃東西時、用牙線或刷牙時)、按壓時會痛、牙齦從牙齒上剝離,有可能就是牙齦炎。牙齒使不上力、悶痛、牙齦萎縮、露出牙根、牙齒變細長或牙縫變大、牙齒動搖、口臭等現象,極有可能深層牙周組織已被侵犯、進展成牙周炎了。

保持清潔的習慣

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正確清潔牙齒與定期做牙科檢查。清潔非以次數取勝,應以精準度判定。貝氏刷牙法與牙線是基本功,依個人口腔狀況再以牙間刷或單束毛牙刷等工具加強。若有家人罹患嚴重牙周病、有抽菸、喝酒和吃檳榔習慣、糖尿病或特定全身性疾病與服用特定藥物者,都有可能是牙周疾病的高風險群,需特別留意。

牙周治療

一般牙周治療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基本治療,包含牙周探測與X光檢查、根面整平術(清除牙根表面的牙菌斑與牙結石)與口腔衛生的改善,約一個月後進行回診與再評估。若第一階段療效佳,即進入維護階段(每三到六個月的保養與維護),但若牙周病持續惡化,需進行下一階段:手術階段,利用局部翻瓣手術,深入清潔牙根表面;若需進行植牙手術,也可在此階段進行。手術階段後屬於贋復階段,若無其他贋復療程,即進入維護階段。整個牙周療程與口腔衛生息息相關,尤其手術階段,口腔衛生需達到一定程度,方能減少術中出血狀況並達到良好的手術效果。

不再害怕牙周病

若能正確潔牙與保養牙齒,多能遠離牙周病的傷害;已罹患牙周病的患者也不需憂思過度,只要接受治療與維護,都有不錯的改善與預後。





. 台灣大學牙醫學士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