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銀杏?椰子油?不如薑黃能護腦 - 張傑文/永和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主任
網傳喝椰子油能預防失智症,目前並無直接證據,一旦過量飲用反而會攝取高油脂,增加人體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不妨可改吃含有薑黃素的咖哩,研究證實,薑黃能抑制大腦不正常蛋白質堆積,預防阿茲海默症。
至於銀杏能降低凝血、保護腦血管,卻也缺乏證據顯示可直接預防失智症,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等腦中風、心肌梗塞病史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銀杏。(記者黃安琪╲整理)
6.長輩LINE一下 用社群力維繫感情 - 葉炳強/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榮譽顧問醫師
廣交朋友擴大社交網絡,有助預防失智。長者居住在三、四代同堂家庭,相較獨居長者,腦部退化較慢;尤其與不同世代的兒孫輩對話及互動,例如:長者照護小孫子,會設法解決孩子需求、回應童言童語,增加思考力。
長者也可先從家人、朋友開始,拿起電話撥號聊天、或學習透過臉書、LINE關心近況。再來就是走到戶外「多多互動」,接著「參與活動」,進而能「加入服務」,最後則是「娛樂休閒」,有益認知功能的保存和維持。(記者黃安琪╲整理)
7.失智不是老了 聰明人也會失智 - 蔡佳芬/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一般人認為,失智症只是記性不好,但事實上還包括整體注意力、執行功能、語言功能、知覺動作功能、社會人際認知、學習力及記憶力等六大功能都會逐漸退步。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程度較高的病人,失智測驗分數較難篩檢。曾有名校男教授測出分數比醫師還聰明,反而是太太點出先生現狀與過往的不同,才確診失智。此外,失智症早期常合併憂鬱症狀。
重要的是,家屬不能把「個性轉變」與「年紀大」掛勾,老了個性也不一定會改變、功能不一定會退步。(記者鄧桂芬╲整理)
8.吃好動多勤思考 動動手指有益腦 - 劉建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
大腦也會隨年齡增長而老化,延緩老化最有效方式是由飲食、運動、社交與動腦著手。飲食方面,多吃優質蛋白質與脂肪及蔬果,另每天維持至少卅分鐘微喘且出汗的有氧運動。
擴展社交,重點在與親朋好友從事有興趣的活動,例如唱歌、登山、畫畫,此外也推薦與年輕族群互動。
動腦訓練,首先活動要新,麻將、撿紅點玩幾十年,不如挑戰新事物;其次要做喜歡的活動;最後應加入手指運動,因手部牽涉大範圍腦部活動,有效延緩失智。(記者江慧珺╲整理)
9.小心憂鬱!可能是失智前兆 - 賴德仁/台灣精神醫學會暨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失智症與老年憂鬱症的部分症狀類似,兩者更可能互為因果關係,若在六十歲後才首次出現重度憂鬱症,很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晚發性老年憂鬱症也可能是腦部退化、血管梗塞、甲狀腺低下等所引起,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與血管型失智症都可能併發憂鬱症狀。
此外,年輕時罹患憂鬱症,會使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減少,因此要預防老年失智,遠離憂鬱症是重要方式。(記者江慧珺╲整理)
10.腦怎麼了?竟把拖鞋藏被子裡 - 劉景寬/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失智症是一種漸進性大腦退化的病症,有許多不同的神經退化疾病造成,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病症。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記憶力退化、思考障礙及一些問題行為,最後導致認知功能失常與失能的結果。失智症的症狀並非同時一起發生,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慢慢地出現,初期若非特別留意,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一般老化而延誤就醫。
綜合「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及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提出的失智症十大警訊,失智症在早期出現的徵兆,包括:
1. 近期記憶力減退。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事務:煮菜放錯調味料。
3. 言語表達出現困難:把郵差稱作「送信人」。
4. 解決問題有困難。
5. 喪失時地定向感:在家附近迷路。
6. 判斷力變差或警覺性降低:過馬路不看紅綠燈。
7. 計算力及抽象思考有困難:失去數鈔能力。
8. 物品擺放錯亂:水果放櫃子裡、拖鞋放被子裡。
9. 對嗜好興趣降低:不愛出門。
10.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愛發脾氣。
(記者詹建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