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視力變差恐是糖尿病造成!1關鍵就能治好- 第2頁

1,772,111 收藏71

大家容易認為第二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吃太多又運動不足,而且好發於高大肥胖的美國白人和黑人,但是亞洲人的糖尿病跟飲食沒什麼關係,反而工作過量才是原因。

如果工作太忙,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種操勞生活的壓力會使交感神經緊張,刺激腎上腺素分泌。

腎上腺素會抑制胰島素分泌,促進肝臟的肝醣分解成葡萄糖,讓血糖上升。

交感神經緊張的狀態之下,血管收縮,氧氣減少,體溫降低,導致粒線體有效率的能量製造路徑無法運作。身體改成依賴糖解作用製造能量,為了避開壓力,使用糖解作用產生的瞬間爆發力來克服目前的困境。

直接攝取葡萄糖到細胞裡面(細胞基質內)開始糖解作用時必須要有胰島素,沒有胰島素的話,葡萄糖沒辦法通過細胞膜。

糖解作用不需要氧氣,而是使用胰島素將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兩分子的丙酮酸。然後再把製造出來的丙酮酸送到粒線體,有效率地製造能量。

可是,因為無法攝取到氧氣,最後製造出來的產物不是丙酮酸而是乳酸。

乳酸是激烈運動之後,細胞無法取得氧氣而製造的產物,很忙的時候乳酸會跑到細胞外重複引發抽筋。就像糖尿病患者也會經常抽筋。

粒線體無法活用乳酸,因此乳酸會被血液運送到肝臟, 再被合成葡萄糖(糖質新生)。

糖解作用使用胰島素製造能量,產生丙酮酸或乳酸,再進入糖質新生,經由這個過程不斷製造能量。

因為這是為了避開壓力而在緊急狀態下製造能量,一直重複相同的路徑,不管過了多久都還是需要胰島素。結果,分泌胰島素的胰臟越來越疲勞,加上粒線體無法有效率地製造能量,能量因此不足,身體將會逐漸衰弱。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內,能量製造機制並沒有平衡地運作。

體溫高的人血液循環順暢,身體每個部位都能獲得氧氣,所以糖解作用產生的最終產物丙酮酸能夠順利地送到粒線體內,被代謝之後, 成為乙醯輔酶A進入粒線體內的檸檬酸循環,完全燃燒直到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完整地被利用到最後。

粒線體製造能量時不需要胰島素。只要有足夠的體溫就能進行葡萄糖代謝,因此可以節省胰島素的使用。

只要糖解作用和粒線體雙方的運作能夠維持平衡,就不會影響到血糖值的狀況。

我在思考糖尿病的原因在哪裡的時候,偶然看到了岡山大學的糖尿病患者研究(岡山大學研究所保健學研究系的上者郁夫教授的研究)。

7位50多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男性5人,女性2人,當中2人是前期糖尿病),請他們一年內每週做2次岩盤浴,結果全員空腹時血糖值都降低(有3人回復到正常值),HbA1c(糖化血色素)也全員下降了。

也有人併發症的飛蚊症和末梢神經違和感消失,或者尿液裡不會再出現糖分,出現症狀的改善,還有報告指出研究開始之前7人的平均體溫(舌下溫)是35.8度,結束之後平均體溫上升到了37.1度。

糖尿病當中有種類型是相對於血液中的血糖值, 胰島素上升速度較慢, 或者上升濃度不夠等等,胰島素的敏感度(效果)降低,對於胰島素的反應變遲鈍了。

如果胰島素量真的足夠,血糖值應該會下降才對。明明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很高,卻不知道為何會得到糖尿病,所以第二型糖尿病又叫作胰島素阻抗性糖尿病(空腹時血液中胰島素值μU15/mL以上)。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