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會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做改善拇趾外翻、長短腳

15,169 收藏7
【早安健康編輯部】長短腿、大小腳等腿部至足部左右不平衡的情形,與肌肉不平衡或關節變形密切相關,這樣的不平衡狀態不僅影響外觀,還會導致上半身姿態不正,脊椎側彎及器官受壓迫、心血管疾病就會跟著發生。而一般常見到的「拇趾囊腫」,可能導致腳掌不安定,造成全身骨骼、關節歪斜,各部位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等病症。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避免這些疾病發生呢?


長短腿

陽明大學復健科技輔具研究所碩士羅明哲表示,長短腿的案例中有極高的比例,都是因為下列三個原因造成,並不是腿骨不一樣長:

❶ 關節變形:當關節發炎或有其他病變,會影響關節原有的結構,造成左右兩腿不平衡。

❷ 骨盆傾斜:車禍、撞擊、姿勢不良、肌肉無力等,都可能產生骨盆傾斜,如此一來,等於從髖關節開始,兩腿就不一樣高。

❸ 肌肉萎縮:單側阿基里斯腱縮短造成不平衡、肌肉無力或因少用而萎縮、疾病感染等,使兩腿肌肉不對稱發展。

下半身因為長短腿而傾斜,就會影響上半身平衡,當演變到脊椎側彎後就會壓迫到器官,如果壓迫胸腔可能會造成心臟與血壓方面疾病,壓迫腹腔可能產生腸胃消化道的問題。

生活保健

1.如果是腿骨真的不一樣長,且差距在 1.5 公分內,可用鞋墊調整,如果差距更大,考量到鞋內空間有限,必須改用墊高鞋跟的方式進行。如果是因為各種病變與肌肉萎縮等問題造成,應就醫為優先,再照醫囑選擇鞋墊等矯正方式。

2.屈伸運動

a. 腰與背挺直,兩手交疊於後背類似稍息姿勢。

b. 雙腳張開與肩同寬,站的位置依照長短腿不同調整:左腿較長則左腿站在後側(圖左),右腿較長則右腿往後站(圖右)。



c. 儘量往下蹲至大腿可承受角度,暫停兩秒後再站起來,蹲下速度要慢。注意全身重量要平均分散在兩腿。

d. 每分鐘 10 次左右,每 15 次為一組。運動量可適度增加,以不造成肌肉痠痛為原則。


大小腳

你的腳左右一樣大嗎?其實不一樣才是主流。林天扶在《老師傅教你掌握腳底痛點 代謝力大爆發!》 一書中指出,全球調查顯示兩隻腳一樣大小的人,僅佔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一。

雖然大小腳的人佔多數,日常生活可能會造成買鞋子的困擾,但更緊要的問題是,如果兩腳差距太大,長時間出力不當,會讓整個人重心不平衡,做為主要承重的那隻腳也容易痠痛, 甚至可能造成骨盆傾斜、脊椎側彎、肩膀不同高的情況。

生活保健

1.平常站立時,注意維持左右腳受力平衡。

2.大小腳差距若在 0.5 公分以上,鞋子還是應該穿兩種大小,不然小腳穿大鞋,腳部肌肉會持續無力,無法改善大小腳的情況。

3.強化足部肌力訓練

a. 兩腳與肩同寬站立,兩手交疊置於背後。雙側踮腳而起,維持 3 秒後放低,但不完全著地;重複 7 次後才完全著地為 1 輪,每次連續練習 3∼7 輪為 1 回。早晚練習 1 回為宜。



b.按摩湧泉穴, 有效增加足趾力量 。



拇趾囊腫

什麼是「拇趾囊腫」?拇趾囊腫其實已經是拇趾外翻惡化後的結果:大拇趾關節外凸,形成了厚皮與滑囊,容易因穿鞋摩擦而造成腫脹發炎。日本治療拇趾外翻的名醫笠原嚴表示,腳掌是全身的基石,若拇趾外翻導致腳掌不安定,可能會造成全身骨骼、關節歪斜,出現 O 型腳、膝蓋痛、肩膀痠痛、腰痛、偏頭痛、自律神經失調等病症。

羅明哲表示,太尖、太高或太大的鞋子都是拇趾囊腫的原因;而許多案例都是從年輕時就成為高跟鞋重度穿著族群。另外,運動不足使足部肌力減弱、全身性韌帶鬆弛、阿基里斯腱太緊使拇趾過度用力,及自體免疫疾病等都可能造成拇趾外翻。

生活保健

1.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儘量不要穿高跟鞋。

2.美國羅夫按摩療法認證治療師藤本靖,建議在外出時,將兩腳中趾各套上一條髮帶,纏繞三、四圈即可,無須過緊也不要太鬆而脫落。原理在於現代人穿鞋走路,使得腳趾的活動量下降,在鞋內也呈現水平狀,不利足弓發展,纏繞髮帶可以讓腳趾重新變成弧形,有利減少拇趾外翻。

3.笠原嚴改善拇趾外翻的腳趾彎曲體操

a. 用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從左腳大拇趾和食趾的縫穿過,抓住左腳大拇趾,大拇趾放在左腳拇趾根部上。手要深握住腳的大拇趾,若沒有深握,只抓住大拇趾上半部,會使效果減半。另外左手壓住左腳背,固定腳踝。



b. 以手輔助,左腳拇趾從最上方的關節開始向下彎曲。



c. 左手繼續壓住左腳背,用右手 3 根手指將腳大拇趾往外拉,左右移動。



d. 另一邊動作相同。每天單腳進行 5 分鐘。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