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康聯預防醫學 顧問心理師團隊(林詩維心理師、廖芳芸心理師、戴林媛心理師)】一位女性辭掉了前景看好的工作,回到家鄉照顧長輩。當家中長輩要看病,是她開車載他們就醫;當家中務農需要人手,是她親自下田種菜;當爸爸想要為農產品申請認證,是她想盡辦法完成爸爸的期望;當兄弟姊妹回鄉探親,是她帶著姪子姪女們玩、帶著他們念書;出國玩的時候,當妹妹逛過了一家又一家店,是她跟在妹妹後面提著一袋又一袋的戰利品。
為了逃避家中工作的壓力,她在家鄉另外找了一份工作,當了學校舍監。原本睡眠狀況就不好的她,晚上在學校工作,白天又再回到家中照顧家人,根本無法好好休息。生活的壓力造成她嚴重失眠、永遠睡眠不足。當她終於因為睡眠問題向醫生求助,才逐漸發現自己的憂鬱傾向和健康問題,是因為她一直為了別人而活,卻從來沒有為自己去做一件事。
要成功面對壓力,就要了解自己在面臨壓力時的反應。每個人對壓力的反應都不一樣,如果沒有時時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等到身體長了腫瘤、有了三高等狀況才發現,就很容易在一瞬間被壓力擊垮。當你越習慣去關照自己的生活、心情和身體,對自身反應的敏感度才能提高。
了解壓力反應的第一步,可以從回顧自己的狀態開始。寫日記是一種回顧的常用方式,但突然要說出自己對生活狀態的感受,可能會不知道從何開始,這時一些小道具就能派上用場。從一堆色卡中選出符合自己感覺的顏色,寫下自己選擇的原因;或是找出最能和自己產生共鳴的圖卡,試著和圖卡對話並記錄下來。藉由這些媒介,將自己的感受或狀態投射出來,再去引發後續對自己的理解、觀察或是描述,才能夠更了解自己。
練習專注於呼吸、吃飯,適時離開辦公桌
知道自己的壓力反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能夠從壓力中放鬆,讓自己不再處於緊繃狀態。放鬆也不一定要休長假或出國旅遊,其實從改變日常習慣做起,更能適時幫助自己從壓力中解放。比方說,常常聽到的腹式呼吸,就是一種藉由放慢呼吸的方式,讓人不再處於緊繃的狀態。
在辦公室中,也可以用小小的動作幫助自己放鬆。例如,以往為了有效利用時間,從辦公桌走到廁所,只花30秒,但這樣「離開辦公桌」就沒有放鬆的作用了。試著花2分鐘的時間,放慢步調慢慢的走到廁所,感受自己走路時,身體各個部位如何連動、如何運作。或者,以往吃飯時總是一邊討論工作,或是看電視、滑手機,一刻不得閒;現在,試著在三餐中選一餐,不談公事、不看電視、不滑手機,完完全全專注於「吃」,專心品嘗食物的味道,這也是一種隱含放鬆訓練、改變行為技巧的日常簡單動作。當我們學著放慢步調時,就是在學習放鬆自己的身體,而不是用有效率、快速的方式做完事情。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步調快,不可能隨時隨地慢下來做事,所以要用另一種方式把步調平衡回來,從最簡單、日常生活中就能夠做到的事開始訓練。
傾聽自我、讓自己更開心,身體自然也健康
讓自己開心、舒服,也是放鬆的一個重點。當我們回想家人互動時溫暖的氛圍、看看小孩或寵物可愛的相片,或是對鏡子中正在刷牙的自己微笑一下,這些簡單的動作,都能讓自己變得更開心。雖然只是很小的事情,卻能夠帶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別人教我們怎麼做,因為每個人都有自我成長的能力,差別只在是否熟悉這個能力。當我們越了解自己,就越能夠知道生活中要如何調整,對自己的健康才是最好的。
生活可以不只有一種選擇。在個案中,她了解到有時也要為自己做一些事,而她最大的突破,只是一個人到高雄旅行。雖然只是在生活中有了一點點不一樣,但藉由這樣的改變,她會有一個對自己好的經驗,如果對這樣的感覺上癮,她就一直想要去做,就會有改變的動力。所以健康管理師所要做的,就是讓大家對好習慣上癮,讓大家願意為了自己而改變。
(林昕潔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