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碧盈醫師說,遺傳屬於先天是不可改變的,飲食、運動與中藥調理則屬於後天的努力,對於生長發育有所幫助。中醫認為「腎」除了腎臟泌尿系統外,最主要的還包括了生殖內分泌系統。
「腎氣」主導著青春期的發育,古代名醫張景岳提出「腎中有命門,命門能藏精化氣」,以及「腎化精、精化氣、氣化神」精氣能互相轉化的學術思想,也就是中醫在轉骨方面重視補益脾腎的學理基礎。
「脾與腎」的關係,兩者相互協調影響,脾胃旺,則水穀精微充足,不斷滋養於腎,使腎中精氣充盈而促進長發育,所以轉骨時期體質調理的重點即在於補養氣血,健脾益腎。
廖碧盈醫師指出,辨證論治是中醫的基本精神,主要以「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辨證為主,配合生長發育期的特點,補養氣血之外,還要加強溫養腎氣、滋補腎精。
根據臨床上個人氣血臟腑的偏盛不同,服用「轉骨方」要依照個別體質給予處方教為恰當,基本上轉骨方是男女有別的,並不是一體適用,使用基本的補養方為底,再針對男生或女生不同成長需求添加不同的中藥材,以「補氣養血,健脾益腎」,女生偏重於補血調經、調整女性生理週期及胸部發育,男性則偏重於補氣及加強骨骼成長。
廖碧盈醫師說,臨床常見證型如「脾陽虛」多見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身倦、便軟溏、舌淡苔薄等,可以參苓白朮散加減;「腎陰虛」多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滑精、口乾咽燥,可用左歸丸加減;「腎陽虛」多見腰酸肢冷、氣短懶言、夜尿頻繁、精神不振等,可用右歸丸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