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長久以來,油脂和膽固醇都被視為健康殺手,對於心臟病、中風和猝死影響甚鉅。但是,「2015到2020年美國人飲食指南」指出,膽固醇的攝取量和人體膽固醇值相關不大,並取消了膽固醇的攝取上限。事實上,膽固醇或脂肪攝取不足,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science)一項統合分析指出,不適當的低脂飲食造成的低血膽固醇,與重度憂鬱感或自殺風險提高有關。事實上,體內膽固醇最低的人,自殺念頭風險高出了112%。
研究中有一種理論認為,大腦60%是脂肪,而人體內25%的膽固醇都位於腦部,因此若是這類營養素不足,大腦就無法以最佳狀態運作。一些獨立研究顯示,極低的膽固醇會減損人體合成及運送神經傳導物質(如:使人有愉悅感的血清素)的能力。
當然,良好的脂肪來源,以及適當的攝取量,才能幫助增進心理健康。註冊營養師Frances Largeman-Roth指出,脂肪應佔每日總熱量攝取的25~35%。另外,omega-3脂肪酸多聚集於腦部,和增加體內的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也有關聯。成人的omega-3脂肪酸不足,也與情緒的波動起伏及憂鬱相關。
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包括脂肪豐富的魚類,如鮪魚、鮭魚、鯡魚、沙丁魚、鱈魚,以及
草飼肉類和奶類。
放養雞蛋、奇亞籽、亞麻籽、大麻籽也屬於omega-3豐富的食物。
另外,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材,例如酪梨、杏仁、橄欖油,可能也對腦部功能有幫助,因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增加好膽固醇、增進認知功能相關。相反地,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則會提高憂鬱機率。
但是,吃更多的好油並非讓所有人快樂的關鍵。膽固醇值偏低或憂鬱的症狀,也可能由其他因素造成,例如潛在的疾病、缺乏其他營養素、特定冥想方式,或是對飲食中膽固醇的遺傳抗性。因此,不一定每個憂鬱個案都能單靠飲食治癒。如果你出現了憂鬱症狀,當然不能繼續避免攝取脂肪,但仍應諮詢醫師,才能確定是否有潛在疾病,確保心理健康。
資料來源: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