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鼻炎,可避免因西藥所引起嗜睡疲勞等副作用
西醫治療鼻炎通常採用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去充血劑、肥大細胞穩定劑或減敏感療法治療。但藥物雖能減緩症狀,惟藥效消失,症狀即復發,且藥物副作用明顯如口乾舌燥、嗜睡、疲倦及便秘。
中醫治療則能避開這些副作用,又能調養身體以求根治的療效。尤其從事需注意力的工作,如駕駛,若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可能導致注意力的不集中或嗜睡,而發生危險,或學生上課打瞌睡,影響學業成績。
三伏貼、針灸等外治療法,不增加身體肝胃的負擔
中醫治療鼻炎除了服用藥物外,還可配合穴位敷貼、按摩、針灸,耳針等外治法,以求得最佳療效。尤其古時醫賢利用黃曆節氣最熱的三伏天,對特定穴位敷貼熱性藥物,藉以提振陽氣,改善虛寒體質狀態、降低未來秋冬交替時症狀發作的頻率與程度,臨床試驗已證實其對此證型的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病有其不錯的療效。且隋著逐年的敷貼,療效也逐年增加。
針灸或按摩穴位如:合谷、迎香、上星、印堂、百會、風池、鼻通等穴,具有緩解鼻炎不適的症狀,若配合藥物治療,療效更佳。對於肥厚性鼻炎,使用噴鼻劑,鼻塞仍然無法緩解時,也可考慮針灸療法來加強療效,尤其臨床上常看到手術、燒灼或雷射治療後,復發的情況不時的產生。
活血化瘀中藥具有軟化與防止組織增生的作用
根據統計,約有10%的國人有長期鼻塞的困擾,造成鼻塞的原因很多,包括肥厚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中膈灣曲、鼻息肉等病,而其中肥厚性鼻炎的患者佔大部分,這類鼻炎通常使用血管收縮劑仍無法緩解鼻塞的困擾,中醫在治療鼻塞上最大優勢,便是可使用行氣活血藥來通竅散邪,活血化瘀類藥物有軟化及抗纖維組織增生的作用,可提高鼻塞的治療效果 。
鼻炎的飲食宜忌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中醫認為疾病形成的基本病機,不同鼻炎雖然有寒熱不同證型,但皆有正氣虛的本質,故鼻病的形成,其本仍是「氣虛」的基礎下,感受風寒濕邪或濕熱毒邪的侵襲所形成。
中醫稱肺為嫩藏,性喜溫潤,鼻為肺系外候,謂「鼻為肺之竅」,因此各類鼻炎絕對不過食虛寒食物,故冰品冷飲是首要忌食者,有研究指出過敏性鼻炎患者攝食寒性食物的比例愈高,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會更嚴重,因此對虛寒體質的過敏性鼻炎患者,當適度限制寒性食物的攝取,如白菜、空心菜、莧菜、筍、瓜類、白蘿蔔、橘子、柚子、茶、番茄、豆芽、豆腐等物。
專長:婦科、養生調理專家、內科、兒科、針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