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呀!你知道嗎?伊一天吵著要吃二顆蛋!」她食指馬上往他太陽穴一指。「你唸唸他,吃蛋是不是會影響膽固醇!」林伯伯也不甘示弱的反擊:「哩煮A肉太硬,挖呷蛋以外也沒別樣A呷呀!」他愈講愈生氣,「哩二天只吃一顆蛋,血油也不是升的『慶慶高』!」
二個年過半百老夫妻,為了一顆小小的蛋,在衛教室裡吵得吹鬍子瞪眼,身為晚輩的我,只好清清喉嚨,打斷這種尷尬無言的場面。「嗯…其實呀!許多人都跟你們一樣,把蛋當成膽固醇的萬惡之首」。
許多人覺得「蛋」是不健康的來源,所以因應而生許多吃蛋之道,例如「可以吃蛋白不可以吃蛋黃」、「一週二顆蛋,多蛋多危害」等等說法。即使前一陣子,有新聞報導想還「蛋」清白,卻把人們推進更不明究理的茫然之淵。
究竟,蛋怎麼吃? 撇開媒體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讓我們回到最初—「蛋,是蛋白質的一種,需和肉、魚、黃豆製品一同計算。」
所以,在臨床上,常見有膽固醇問題的人,絶對不是單純只有「蛋吃太多」;仔細觀察患者的飲食內容,通常早餐已經是肉排漢堡加蛋,中午來的大雞腿便當,晚餐吃個日式豬排。因此,在整體肉類攝取過多之下,膽固醇不升也難。
看見以上的敍述,是否還一知半解?那麼,請您拿出沒有握滑鼠的那隻手!不管左手還右手,將掌心攤在你的眼前。再用目測約抓出三分之二,就是一餐的蛋白質量。 無論魚肉或海鮮,甚至是豬鴨牛雞鵝羊等,都「必須」列入蛋白質計算範圍。
圖片來源:蘇妍臣營養師
以林伯伯來說,因為牙齒不好,幾乎吃不下任何蛋白質食物。所以,吃到一餐一顆蛋,其實也無可厚非。而大部份的人,例如把啃雞腳、吃雞肝當興趣的林太太,每餐蛋白質的攝取量,早就超過三個手掌大,就算沒吃幾顆蛋,膽固醇的量依舊強強滾。
所以,下次吃蛋前,記得別再給蛋汙名化了。 控制「整體蛋白質攝取量」,控制每餐2/3手掌總量,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