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醫學博士傳授通血液、遠離糖尿病的健康秘訣

35,863 收藏4
【早安健康精選書摘】如何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

為什麼肉類和牛乳對身體不好呢?以下簡單說明其中的道理。


肉類的脂肪是「飽和脂肪酸」,熔點(開始溶化的溫度)高。換言之,在常溫底下屬於固體狀態。這種油脂在體內也很容易凝結及囤積,倘若平常習慣食用,血液將變得濃稠,容易引發動脈硬化。


既然如此,瘦肉應該就沒問題了吧?不、不、不,瘦肉一樣不太好。


瘦肉裡面含有大量的鐵質。對於身處成長期的人來說,鐵質雖然很好,但是對於成長期老早就結束的人而言,鐵質反而是麻煩的傢伙。為什麼呢?因為鐵是非常不穩定的原子,很容易活性化,一旦過剩,就像氧氣變成活性氧一樣,鐵活化之後即開始攻擊周圍組織的原子及分子,搶奪電子,進而破壞了組織。


因此,最近開始有人認為,長大之後最好不要攝取太多鐵質。


女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比男性長了八年,一般認為原因之一即是女性因為有月經可排出血液,使鐵質定期排出體外的關係。


從上述原因來看,無論是飽和脂肪酸抑或是鐵質,皆非必需物質,而且人體的必需蛋白質除了肉類以外,其他食物也可以攝取到充足的分量,因此沒有任何理由需要積極地攝取肉類,反而大量食用會有害健康,所以平常最好避免。換言之,肉類是偶爾攝取還無妨的「嗜好品」


接下來再看看牛乳。


在過去的時代裡,牛乳曾被認為是無論如何都應該攝取的食物,但是最近對於牛乳則有相當不利的說法。原因在於,牛乳裡面含有大量名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 -1)的荷爾蒙,已知它對於身體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胰島素原本即具有促進細胞分裂的作用。對於成長期的孩童而言是件好事,但是過了青春期之後,它的必要性就沒有那麼高了。等到成長為成人的體格後,它反而容易產生負面的作用。因為促進細胞分裂的意思,代表了在健康上不被希望的細胞,例如癌細胞等等,同樣也會促進分裂。


牛乳之中含有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也具有完全相同的作用。因此,不應有積極攝取牛乳的理由存在,反而盡可能避開它比較好。換言之,最好把牛乳和肉類同樣當成「嗜好品」看待。


附帶一提,喝牛乳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的說法,其實是早年的迷思。喝牛乳還不如食用羊栖菜或大豆製品的效果要來的好。總而言之,沒有任何理由需要積極攝取牛乳。


「和胰島素友好相處」的訣竅是什麼?

一聽到胰島素,應該很多人馬上就聯想到糖尿病吧?


胰島素是幫助我們控制血糖的重要荷爾蒙,但是就如同前項所述,胰島素過度分泌將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而與胰島素有關的糖尿病,現今已經成為「切身相關」的疾病,尤其是中年世代,糖尿病或許是特別令人在意的關鍵字。


糖尿病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胰臟中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素分泌細胞(稱為β細胞)損壞,因
而無法分泌胰島素。此種類型的比例比較少(佔整體糖尿病的比例約五%),只要補充胰島素,即可恢復原本的機能。這類型稱為第一型糖尿病。

另一種類型則是因為飲食過量、運動不足而造成的糖尿病,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稱它為自作自受型的糖尿病。這類型則稱為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與第二型糖尿病,雖然名稱很像,但是它們完全不同,所以需要先區分清楚。以個人角度來說,我認為第一型糖尿病必須獲得眾人的協助及幫助,至於第二型就得靠自己了。


第二型糖尿病可以說是胰島素大量分泌的狀態。但當飲食過量、運動不足而增加脂肪後,該脂肪組織即於血液中產生干擾胰島素運作的種種物質(稱為胰島素拮抗物質)。


因此,雖然胰臟一直在分泌胰島素,但是干擾胰島素的物質同時也大量增加,於是胰臟逐漸疲乏,最終演變成胰臟筋疲力盡,再也無法分泌胰島素的狀況。但是在演變至如此地步之前,胰島素反而大量分泌於血液中。


這樣就非常棘手了。


為什麼呢?如前所述,一旦胰島素分泌過剩,它就會變成「毒物」在我們的體內運作。目前以整體來看,已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比較短,而且也比較容易罹患癌症。


這項事實所代表的意義,已十分明顯。


它的意思就是──避免胰島素分泌過剩,即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工作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