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如何預防、止癢?濕疹根治關鍵在強健脾胃,中醫教你改善濕疹不復發

2,135,960 收藏86
編按:濕疹是發生率高的皮膚病,濕疹可能症狀包含手上起紅紅癢癢的小水泡、四肢乾到脫皮發紅等,紅、癢、乾、濕都是濕疹臨床徵兆。濕疹其實是一個廣泛的定義,舉凡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汗皰疹等等,皮膚發炎、紅腫、組織液滲出、脫屑症狀的皮膚疾病,都可以說是濕疹。

美國濕疹協會(National Eczema Association)指出,濕疹最主要的症狀是癢,雖然對多數人而言只是輕微或中度的癢感,但也有些人的癢感非常劇烈、使人不自覺一直搔抓而破皮流血,除了皮膚嚴重發炎以外,也可能使濕疹更加嚴重。

濕疹症狀

  • 乾燥、敏感的皮膚
  • 發紅、發炎的皮膚
  • 嚴重搔癢感
  • 皮膚出現暗色的區塊
  • 患部粗糙、如同皮革或乾燥脫屑
  • 皮膚滲血、滲出液體,或是結成硬皮
  • 部分區域腫脹

濕疹有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症狀,自然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通常得依照病史、症狀推測濕疹病因,原則上分為內因性濕疹與外因性濕疹。外因性的濕疹可能與接觸過的物質、吃過的食物有關聯,必須先避免接觸這些誘發濕疹的因子,同時緩解濕疹症狀。若找不到外在病因,則可能是內因性濕疹,可能與體質或長期飲食習慣有關,濕疹中醫治療的方針也會以調整體質作為主軸。

以下文章告訴您,濕疹原因到底是什麼?濕疹該如何治療、保養與預防才對!


【早安健康精選書摘】 濕疹、蕁麻疹、汗皰疹等怎麼區分?

很多人其實不太會區分辨濕疹、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和汗皰疹的差異,以下簡易說明一下:

  • 濕疹:有固定部位,可能會流組織液,代表你的身體濕氣過重。
  • 蕁麻疹:沒有固定的出現部位,疹子常會膨起一塊一塊比皮膚高,所以也稱「風疹塊」。
  •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膝蓋、四肢彎曲處,而且會癢會突然發作,又被稱為「四彎風」。
  • 汗皰疹:常好發於手指頭、腳指頭末端及指縫處,大小孩都可能發生。臨床看過三、四歲小病患,汗皰疹不但會癢,還會有小水泡,一段時間裂開再慢慢恢復,但好了沒多久還可能會再長。

濕疹原因



濕氣重,全因體內環節出問題


濕疹、汗皰疹因為是體內濕氣太重造成,體內水分來不及排出,所以就往皮膚上堆積。而造成濕疹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體質,很多小小孩的濕疹多與體質有關,另外也是後天飲食習慣造成;一旦出現濕疹,必須觀察自己的飲食是否有問題。

除了濕氣太重,也代表你的體內某個環節出了問題,《黃帝內經》提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一般我們喝水從嘴巴到胃,再由脾(古代是指腸胃道)吸收,肺也是體內排除水氣的重要管道,脾、胃、肺、膀胱任何環節出問題,都會導致體內水氣無法排出只好經由皮膚,但皮膚往往來不及排出,所以就會出現水泡、組織液。其中,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脾胃;而肺又主皮毛,所以皮膚不好的人,氣管大多也不太好即是這個道理。因此,在門診裡常看到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他們的支氣管也都不是很好。

五行反映你的身體狀況

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木是指肝膽腸胃系統,火是指心血管系統,土是腸胃道系統,金代表肺、支氣管、鼻子,當腸胃道不好,肺部系統也受到影響,當然肺不健康、皮膚也跟著出問題。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比較容易肺腎與脾氣皆不足、看起來特別瘦小,就是這個原因。

此外,壓力會使腸胃道不健康,很多大人在小時候皮膚沒問題,長大卻患有蕁麻疹,可能就是壓力造成。所謂肝木剋脾土,腸胃不健康會影響到肺氣系統,脾土無法生肺金而影響皮膚健康。

濕疹治療:健脾利濕為主



中醫治療濕疹以健脾利濕為原則,可選擇白朮、茯苓等藥材。針炙治療會以脾經上的「陰陵泉」、胃經的「足三里」等穴位;治療偏濕熱型、血虛型搔癢,可以取「血海」、「曲池」等穴位幫助緩解。

大家熟知的薏仁也是排濕氣的好食材,但注意薏仁偏寒性,屬寒濕型的濕疹就不適合吃薏仁。適合不會手腳冰冷、不怕冷的濕熱型濕疹病人,偶爾吃些紅豆薏仁湯或煮成飯會有些幫助。

中醫認為,體質從內改善起,外在的紅是發癢狀況才能確實痊癒! 下一頁分享根絕濕疹的中醫食療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