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甩掉便祕,先戒蹲廁所壞習慣!3招打造順便好腸

69,905 收藏8
【早安健康/良醫健康網】近來用於紓解便秘困擾的浣腸劑,傳出缺貨、漲價消息,現代人常遇解便不順就用藥,但長期下來易有依賴性,如何揮別便秘惡夢?先從改變日常生活小習慣下手。

解便是人生一大要事。許多有便秘困擾的民眾,會到藥局購買浣腸劑使用,以坊間最常見的甘油球為例,容量約在二十毫升左右,是利用油脂擠入肛門後,產生強烈刺激感來促進排便,主要功能是清除堆積在直腸內的糞便。但易引發腹痛如絞的不適,也常見浣腸劑不小心戳破直腸黏膜,引發感染、潰瘍的意外。

在臨床上,為了診斷或治療目的,也會運用到浣腸劑,而且往往一灌就灌上兩百毫升,甚至高達上千毫升,這類浣腸劑多是利用大量水分或是高滲透壓的原理,讓水分滯溜在腸道,增加糞便體積,促進便意,同時還可把腸壁上的大便沖刷出來,比坊間的甘油劑,更能清除大腸深處的糞便。

宿便不必刻意清
先觀察:解便是否很用力

到底經常便秘,時常感覺有一肚子大便,該怎麼辦?本期由專攻大腸直腸功能性疾病的沈明宏醫師,提供解便的日常養生之道。

很多民眾有「沒有每天大便,就是便秘」的刻板印象,甚至為了每天能順利解便,天天喝鹽水、用浣腸劑,但喝鹽水最怕會拉肚子,拉過頭,反而造成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長期使用浣腸劑,更是一種極端的手段,會有依賴性,常越用越多,陷入買不到浣腸劑,就無法順利解便的窘境。

事實上,宿便人人會有,但並不會一直留在體內,只要每週排便次數大於兩次,且不須很用力解便,肚子裡的宿便,就會逐漸隨著大腸的蠕動被排出體外,並不需要刻意清宿便,也不必使用極端手法來達成天天大便的目標。

便秘可能性很多
水喝太少、服藥皆有可能

尤其是孕婦,特別不適合用浣腸劑來改善便秘,以免強烈的刺激感,引發子宮收縮而意外早產。

現代人容易便秘,經常是與平日活動量太低,腸道蠕動變慢有關,若再加上蔬果吃得過少,水又喝得不夠,就更易讓糞便體積變小,更不容易產生便意。

長期便秘,常必須用力解便,久而久之會造成骨盆腔的臟器下墜,甚至出現直腸內套疊,必須更用力解便,易併發痔瘡、肛裂等肛門疾病,形成惡性循環。

此外,服用某些抗憂鬱藥物、鐵劑或是罹患甲狀腺低下等內分泌疾病,也常會出現便秘的困擾。

但常常便秘,最怕的是腸道有病變,出現腸阻塞,讓糞便不易通過,就算是一開始用浣腸劑有效,後來得越加越多顆,才能勉強解便,若還拖著遲遲不願意就醫,這種情況最容易耽誤到病情,建議三個月以上的持續便秘,應接受醫師的評估。

而排便習慣改變,時便秘、時拉肚子,首先要排除的是有沒有罹患國人最常見的大腸直腸癌,或是太多糞便卡在直腸,造成有滲便的症狀。

另一種常見於年輕女性的大腸無力症,大多原因不明,可能與腸道平滑肌或神經功能異常有關,通常從青少年開始,就會有排便次數過少的症狀,常常面臨一肚子大便,漲到很不舒服的困擾。

臨床上懷疑有此疾病時,會請患者吞下檢查用的膠囊,內含約二十四顆顯影錠,並在吞完顯影錠後的第一天、第四天、第七天各拍一次腹部X光,依這些顯影錠在腸道中的分布位置及剩餘數量,來觀察腸道蠕動的情況,以確認是否有大腸蠕動過慢的情形,再進一步討論如何進行治療。

建立排便好習慣
喝水吃蔬果、多走兩步路

除了大腸直腸疾病外,排便習慣不良,常常忍著不大便,也常讓提肛肌的反射變差,肛門括約肌的協調不良,造成排便困難。

要揮別便秘惡夢,避免大便擠在直腸,無法順利解便,就要重新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只要一想解便時,應盡快上廁所,馬桶蹲個五到十分鐘,上不出來,就離開馬桶,等到下次有便意,再重新試一次,勿坐在馬桶上玩平板、滑手機。藉由反覆的排便生理訓練,可逐漸讓提肛肌、括約肌重新跟大腦建立良好的連線,重新拾回輕鬆解便的能力。

而刺激腸道蠕動、以水分沖刷腸壁、讓大便體積膨脹,這是改善排便不順的三大關鍵,雖可靠藥物快速達成,但運動、喝水、吃蔬果,調整生活形態來改善,也可立竿見影。

舉例來說:要讓腸道蠕動好,並不需要多麼劇烈的運動,通勤上班族可以提早一、兩站下公車或捷運;開車族,把車停在遠一點的停車場或是上下班時可爬爬樓梯,每天多走一些路,就對刺激腸道蠕動很有幫忙。

【3招改善排便不順】

一早起床,先喝一大杯水,不只可滋潤乾渴的喉嚨,對誘發胃結腸反射,產生便意,也很有效。改善排便不順,可從以下要訣著手。

1.別老坐不動!光是走走路、爬樓梯,就能有效刺激腸道蠕動。
2.吃高纖蔬果!蔬果中的纖維成分,可增加大便體積,促進便意發生。
3.勿忘多喝水!咖啡與茶利尿,要少喝。補充水分讓大便鬆軟,有利解便。

小檔案_值班醫師 沈明宏
現職:國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專長:大腸直腸功能性疾病、肛門疾患治療、大腸直腸癌手術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